于是三人就這樣直接出門朝著姜珂的小院走去。
雖然她超市里的物資充足,但秉承著能省一點是一點,或者說是老中家刻在骨子里的種菜基因,姜珂春天時就在院中耕出了兩塊菜地,撒上種子。
本來她還想再多耕出兩塊地,但一來她體力和精力無法支撐,二來一個人吃不完那么多菜,于是便放棄了這個想法,只耕了兩塊菜地。
嬴政進入院子后,發現和他第一次到達這里時有了些不同。
相比之前光禿禿空蕩蕩的院子,現在多了一絲生活氣息,雜草已經被姜珂盡數除去,菜地中的蔬菜長得正盛,綠油油的,討人喜歡。
他跑到菜地旁邊仔細觀察,卻失望地發現除了蔥,其它青菜他全都不認識,嬴政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能結出“番薯”的植物。
嬴政將目光看向姜珂“阿珂”
接受到他的信號,姜珂將她帶到一片葉片密集,藤莖蜿蜒的植物面前“這就是番薯。”
嬴政眼中閃過一片疑惑,這植物葉片雖然密集,可上面卻空空如也,什么都沒有,哪里來的番薯
姜珂從旁邊拿過耒耜,在這植物根部刨了兩下,掀開土壤,里面赫然是四五根連接在一起的紅薯,外皮深紅,上面還帶著些土壤。
姜珂將這一串番薯遞到嬴政手上,他感受了下,這幾根的重量大概在六七斤左右,于是,鬼使神差地問出了那句非常經典的問題“阿珂,此物畝產如何”
這個時代的計量單位和現代不同,姜珂曾經試過將買來的粟米放到超市里的秤上稱量,發現不多不少恰好是250g,也就是現代的半斤。
而粟米產量,大約為每畝15石左右,若是風調雨順,趕上收成好了,能達到2石,也就是這個時代的80到100斤左右。
她雖然不知道番薯的具體產量,但看過一篇報道,上面寫著雜交水稻畝產1000到3000斤,拋出掉肥料,土壤,人工等各種因素,姜珂試探性地朝著嬴政比了三。
嬴政驚訝道“三百斤”
不過他又很快意識到不對勁兒,光他手上這一小快土地里挖掘出的番薯就已經足夠六七斤了,更何況這密密麻麻的一片藤葉。
姜珂并未回答,只靜靜地看著他。
又過了片刻功夫,嬴政終于脫口說出心里的那個答案“三千斤”
姜珂點頭“正是。”
嬴政接下來的話還沒說出口,姜珂就已經讀懂了他的意思,搶答道“可以當軍糧,但是番薯的重量很重,而且有很多水分,最好和粟米一起混合。它的儲存時間很長,冬天可以儲存一整個冬天,至于夏天”
“把番薯上長出來的芽葉往土里一埋,九十天后又是一堆好薯,它很好養的,即使是險惡地形也能長成。”
姜珂看起來比嬴政還要激動,她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秦國開始種田生活了,番薯,土豆,玉米,還有水碓,踏碓,軒轅犁等。
助力農業生產,建設美麗大秦。
姜珂將耒耜遞給嬴政“你要不要來親自挖一挖看看”
嬴政接過耒耜,埋頭苦挖,屠門賈本想阻止自家少君,認為以他公孫的身份做這種雜事實在不妥,但又一想,禮記祭統中還記載了,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齊盛呢,如此這般,就當是少君為以后自己當天子鋪路了。
過了好久他才反應過來,自己是不是讓姜珂給嘮叨得過于深入人心了,明明自家少君現在還是秦國的質子,歸國無望,怎么就那么堅信他能成為天下的王啊
唉,究竟還要再熬多少年,主君,您到底什么時候能成為太子啊
他絕望地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