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連買木盒的錢都有,韓非猜測,這可能是她最后一點資產了。
姜珂“寶劍贈英雄,美玉贈君子,您是真君子,莫說是這琉璃配了,就算是昆山玉,隨和璧,太阿劍,千萬個外物加起來,都不足以兌換你的才智。”
她看向韓非,做出一副真情實感的樣子。
“我知道在你心中,我就是一個總想著勸說你離開韓王的壞人。可那是因為我真心喜愛您的才華,我從不勸說別人,因為我覺得他們不值得,若有朝一日我能在秦庭站穩,定還會去尋你的。”
“韓君,先生,此處山高路遠,萬望多多保重,祝君此去楚地,一帆風順,無往不利。”
說完,她便直接轉身了離開城門,頭也不回。
并不是姜珂灑脫,而是她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將對話截止于此是最佳選擇。
果然,他這一番話給韓非弄得道心全碎,滿腦子都是“我喜歡你的才華”,“美玉贈君子。”之類的話。
甚至還想,阿珂臨走時為何不叫我師兄了難道是我之前對他態度不耐煩寒了她的心嗎
其實這是姜珂故意的,這次分別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年才能再次見面,所以她故意在臨走之時給韓非留下了一些小小疑惑,讓他能經常想起這件事,加深自己在他心里的印象。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時代,有人會在朝堂之上勾心斗角,斗得你死我活。也有人會很直白的表達出自己對于賢才的欣賞渴求。
韓非講利己,他是一個功利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是一個謀略學家,卻不是一個謀略家,旁觀者清,現實者直。這位不被重用,尚且年輕的法家先驅原本堅定無比的內心,第一次出現了的裂縫。
這道裂縫雖然極其細微,甚至都無法觀察到,可卻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擴大。
他一整天都有些心不在焉的,直到進入客舍內才稍微回過些神來。
二月的天氣還帶著涼意,因為荀子的特殊身份,舍人不敢怠慢,連忙送上熱湯為他們暖身,隨后又吩咐妻子兒女速速為他們準備飧食。
用飧時,荀子發現桌案上另有兩只盒子,從外形上來看,和姜珂今晨送他的蘭草盒子一模一樣。
服侍的仆人為荀子打開木盒,告訴他這是姜珂為他所準備的,里面有一份梁米,另一份食物荀子從未見過,淺黃色塊狀物,聞起來有一種特別的香氣。
正是土豆。
荀子分別嘗了一口,甘味,口感綿軟,很美味。
這時,一旁的仆人又為他和韓非分別送上兩件短襖。
短襖是黑色的,制作工藝很粗糙,不過荀子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姜珂的意思,將短襖套在身上,觸感軟蓬蓬的,很新奇,出門在庭院中走了一圈,二月的夜晚涼氣很大,可他卻沒感到絲毫寒冷。
荀子看到,木盒的前方寫著“此二者皆賤價也,不患寡而患不均,饑有所食,寒有所衣,此乃姜珂之志也。”
“韓非。”荀子笑了,看向自己的徒弟,欣慰道,“什么蘭草,什么琉璃佩,不過是個借口而已。”
他將木盒上的字遞給韓非看“這份衣食才是那孩子想要送給老朽的真正禮物啊。”
啪嚓,韓非聽完,覺得自己的道心又碎了一片。
姜珂這邊,她自從城門處離開后,一路往家里走去,中途突發奇想決定去嬴政家一趟找他玩。
于是半路掉頭,剛走到朱家巷口,就看到好多人急匆匆地朝外巷外奔跑,有些人甚至連鞋屢都跑掉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