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還沒說完,就看到嬴政的手指在那沓子白紙上點了點。
幾輪交鋒下來,依舊沒有結果,呂不韋被嬴政逼得急了,一時間腦中發昏,居然主動向嬴政舉薦李斯。
他本意是想,李斯的才能,學問,謀略等都要高于姜珂,將李斯放到嬴政身邊,一來令二人相互制衡,二來他政務繁忙,無暇顧及嬴政時,正好也可以讓李斯轉移一下嬴政的注意力。
只可惜他低估了李斯對于白衣相卿這四個字的渴望。
若是姜珂知道了呂不韋今日的行為,定會笑著調侃上一句,這可真是泥牛入海,有去無回嘍。
果然,第二天李斯便趁著呂不韋在家里和大臣們開會的空當兒,游說嬴政來了。
“各諸侯對于秦國來講,如同郡縣那樣弱小。而以秦國如今的強盛,大王您的賢能,掃平諸侯,成就帝業,就像是把灶上的塵土打掃干凈,極其容易做到。”
嬴異人臨死前曾囑咐嬴政東出,百官也在為東出而做準備,就連呂不韋都想著東出,秦庭所有人想的都是東出。
但只有姜珂和李斯說的是,我們要平定天下,統一六國。
如果嬴政是一位平庸的,貪圖享樂的君王,那他會很開心有呂不韋這位事無巨細為他處理國政的仲父。
可他不是,他的身體里流淌著皋陶和伯益的骨血,皋陶修法,伯益治水,若非伯益敗于甘之戰,那這天下,早在一千七百年前就應該是秦人的天下。
五年前,當他從邯鄲回到咸陽時,沿途看見過很多戰火過后留下的瘡痍,路上的黔首們日子過得都很艱難,可他想要一統六國的心卻更加堅定了。
這世上的戰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他們都說秦國是虎狼之秦,然而秦國龜縮在大西北之地披荊斬棘,寢苫枕塊時,這天下難道就沒有殺伐了嗎
或者說,就算平定六國后,戰爭也不會結束,因為北狄西戎還在對這片肥沃繁茂的中原地區虎視眈眈。
不過天下統一了,至少七國內,不,至少秦國內部就不會再起戰爭。
十四歲嬴政已經開始逐漸朝著一位成熟的政治家轉變了。
他道“先生有何良策,請全部都毫無保留地告訴寡人吧。”
李斯本以為秦國這位新王是位冷淡不可相予的,沒想到居然如此禮賢下士,嬴政的賞識之情令他當下熱血上涌,心潮澎湃,恨不得將這些年在荀子先生處所學到的全部知識都傾囊相告于嬴政。
“如今秦國兵馬強壯,糧草充足,秦軍之威可撼動天地,六國多次合縱,看似無堅不摧,實則眾蠹叢生,可從內部擊破。”
“大王可使謀士攜帶大量金玉財寶,游說各國官員卿士,用豐厚的財物收買他們,使他們成為秦國的安插在各國的內間,如果有不從之士,那就只能殺掉這些阻礙了。”
嬴政贊道“采。”
“先生之計,果然妙哉。
”
李斯遲疑道“此計所需金玉數量龐大,還請大王莫要吝惜。”
嬴政不是那種清貧節儉的大王,他愛美玉,愛名劍,愛良馬,愛各種各樣的宮殿建筑。
同樣,他還有一名非常愛錢的長史,以及,未來嬴政還會有位一直追著他要錢要宅子的大將軍。
但他也不是一個吝嗇錢財的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