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說,是荊軻最先發現的,他一低頭,偶然間看到系在韓非腰間的琉璃佩,他看到佩飾的第一眼,居然都沒反應過來,將目光轉向別處,但很快就意識到到不對勁,又將視線轉了回去。
等他確認自己心中所想的那個可能后,大腦立刻被燒干了,瞳孔微微放大,無數疑惑涌入荊軻腦海中。
這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也有也是姜珂給的
不不不,韓非是韓國公子,什么好東西弄不到這應該是他們韓王宮里面的寶貝。
事到如今,荊軻還在努力給姜珂找理由,試圖說服,或者說是蒙蔽自己。
就是這相似的形制很明顯出自同一人之手,荊軻想要說服自己實在有些太過困難。
荊軻的目光太過灼熱,引起了韓非的注意,韓非心中好奇他究竟有何目的,為何要用這種眼神看向自己腰間的琉璃佩
這絕對不是一個單純欣賞或好奇的眼神。
也不知韓非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鬼使神差地也將目光看向了荊軻腰間,待仔細看清后,心中閃過一絲無奈。
韓非
破案了,姜珂這就是在廣撒網多撈魚。
不知為何,二人抬頭視線相交的一瞬間全部沒由來地產生一股尷尬之情。
“韓君”
“荊卿”
二人同時出聲,又同時停下,也幸虧此時姜珂不在這里,她如果在這里,能尷尬到用腳趾扣地直接在蘭陵摳出一座章臺宮。
最后還是荊軻率先開口“韓君腰間這枚琉璃佩可是姜珂所送”
韓非“正是師妹所送。”
荊軻
這種感覺就像你以為對方是這世上最賞識自己的人,自己是對方心里獨一無二,最獨特最重要的能人賢才,且數十年堅信不該,結果某天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只是其中的二分之一。
不,按照姜珂那個能說會道的性格,指不定對多少人說過類似的話,送過類似的東西呢。
不得不說,他某種程度上猜到了真相。
偏偏韓非還不放過荊軻,繼續扎他的心“荊卿可曾聽過那個傳言”
荊軻疑惑道“什么傳言”
韓非“姜姜珂她在秦國,效仿燕昭王,卑卑身厚幣,禮節謙恭,建建造琉璃臺以招賢者。”
“軻,曾經聽聞。”
荊軻游學多國,當然也聽過這件事了,只不過他當時以為這傳言中的琉璃珠是楚國蜻蜓眼紋樣的琉璃珠,并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姜珂送給自己的東西,品質這么好,這么澄清透明,可以稱得上是世無其二,稀有至極了。
然后現在發現韓非也有,還是相似紋樣的。
最重要的是韓非是姜珂師兄,他們倆關系肯定比和自己好。
也不知道是哪里來得一股莫名其妙的賭氣,反正荊軻現在已經在很努力地保持自己不碎掉。
二人邊走邊聊,離開院子,各奔東西,韓非去往荀子那里,剛走到門口,就聽到里面傳來了荀子爽朗的笑聲。
都不用猜,他就知道姜珂肯定在里面,一進門,果然如他所想,里面一副其樂融融,相親相愛的和樂模樣。
從前,他們這些弟子對待荀子都是十分尊敬,恭而敬之,不敢有絲毫怠慢,因此,先生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這么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