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籠野嶺,烏鳥啼鳴,半彎昏暗的月亮掛在半空,一陣寒風吹過,光禿禿的枝丫被吹得隨風搖曳婆娑,發出簌簌沙沙的聲音,將林間野獸驚動。
單單這幅景象看起來就有些駭人,尤其再配上那些散落一地,缺胳膊斷腿沒頭腦的尸體就更加恐怖了。
但能被頓弱派到這里執行任務的死士都有豐富的“瀕死”經驗,工作能力極強。借著幽暗的燭火,他們確定這人就是李牧后,立刻開始檢查他的呼吸和脈搏。
作為將軍,李牧身材健碩,力氣驚人,然而雙拳難敵四手,還是中了別人的埋伏,他的身上,腿上,臉上布滿了刻骨的刀劍痕跡,血肉模糊,胸口處還在緩慢地往外冒血,因為失血過多,昏迷過去,手腳冰冷。
其中一名死士看他這幅樣子,忍不住抱怨了一句“原以為趙人顧念著他從前的功勞,至少也能一杯鴆毒留個全尸,沒想到居然下手這么狠,真是可憐啊。”
另一名死士督促道“別可惜了,趕快干活吧,他的妻子家眷下場會比他更慘嘞。”
抱怨的那位死士聞言,也不說話了,將系在腰間的兩個水壺拿了下來,打開蓋子,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撬開李牧的嘴,分別將壺里的液體灌進他的胃里。
第一壺里面裝的是由白芷,連翹等中藥熬成的止血湯,第二壺是特地用燕國北地的百年野山參熬成的補氣血營養的參湯。
其他侍衛們也沒閑著,用布帛將李牧身上的傷口粗略地包扎上,眼看處理地差不多了,兩名死士就一人抬頭一人抬腳將他轉移到安全處醫治靜養。
時間線往回推,邯鄲城內李牧謀反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時,姜珂離開咸陽,押送著秦軍最近補給的糧草往駐扎地走去。
鄭國渠修成后,能灌溉田地四萬余畝,再加上巴蜀地區的都江堰這兩大水利工程,和各種高產糧種,新型農具,肥料等,秦國現在根本不缺糧草,后勤補給很充足。
即使這樣,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考慮,那就是糧草輜重的運輸問題。
這可不是一個輕松的活計,糧草糧草,顧名思義押送的物資里,不光要有人吃的糧食,還有戰馬,畜牧等需要吃的干草和秸稈。而且,有的時候,戰馬比兵卒還要嬌貴,長時間吃草料后還要加入一些黍米,豆類等維持戰馬的營養均衡。
尤其是像攻趙之戰這種需要遠途運送糧草的戰爭,其實中間的耗費很大,一百斤的糧草,路上經過損耗和人畜們的食用,運到前線可能就只剩下五斤了,所以孫子才會說出兵貴神速這個道理。
這種情況下,當然不能運送土豆,番薯等面積大,水分多還不容易保存的糧食了,大部分是粟米,玉米面,雖然無法保證每餐都營養均衡,但額外有一些應急用的壓縮餅干,里面糖油鹽等成分,也能快速使士兵恢復體力。
其實,最有效最快速的運送方法是把這些糧草全部都放進姜珂的超市空間,她那個兩層大超市加上倉庫存儲的糧草足夠大軍吃好幾個月的,但可惜如果
真這樣運糧,容易遭到別人的關注和調查,生逢亂世,保全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姜珂依舊老老實實地采用牛馬車運輸。
不過超市空間可以當做她最后一個底牌,一旦對方派大軍組織燒糧或者搶奪糧草,千鈞一發之際她將這些全部都收到超市里,然后再找個無人注意的山溝溝拿出來,假裝天佑大秦。
其實她想多了,此時整個趙軍軍營被換將這個消息弄得人心惶惶,根本沒人有心思去偷襲她。
姜珂之所以選擇押運糧草輜重這個活計,是因為她這一年來基本將各路兵法都大致研究了一遍,遠到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等,近到尉繚所著的尉繚子。
然后她驚訝地發現,自己在運籌帷幄,調兵遣將這方面似乎薄弱一些,想來那位黃石公,阿不,現在應該叫云夢公,他應該也意識到了姜珂這一點,所以他給了張良一本兵法,給了姜珂一本民兵訓練手冊。
分門別類,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