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來自蜀郡的拜帖。
落款名為清。
姜珂好像知道嬴政的想法了。
收到拜帖后第十天,拜帖的主人才來拜訪姜珂,等待期間,姜珂一點也不急切,因為她知道客人還在路上,帖子來的越早,便越證明了這人的越有誠意。
這日傍晚,姜珂從倉庫歸家,剛一進門便有人過來和她稟報有客來訪,已經在堂室內等待一個半時辰了。
聞言,姜珂連衣裳都沒換,直接趕往堂室內部接見客人。
姜珂剛走到門口,便開口道“真是抱歉,姜珂公務繁忙,此時才歸,怠慢了客人,還請勿怪。”
她的聲音清脆大氣,如金聲玉振,讓人聽了很有好感,客人聞言,連忙放下手中茶盞,起身走到姜珂面前,行了個標準的揖禮“內史盡瘁事國,不辭勞苦,實乃吾等黎民黔首之福,清感激還來不及,又豈會責怪。”
蜀郡偏僻,習俗,信仰,語言,文化等都和中原不同,可她卻能說出詩經中盡瘁事國這個詞語,還能行中原地區標準的禮節,這些都足以看出她對姜珂的重視。
這人是個女子,大約四十多歲的年紀,穿戴的是帶有巴地特色的衣裳和飾品,她容貌清秀,眼瞼很薄,身量不高,氣質卻很沉穩大氣,言語之間不卑不亢,且讓人聽了后心生歡喜,一看就是常年身居高位之人。
巴清道“您辛苦了。”
沒錯,此人正是被司馬遷評為“禮抗萬乘,名顯天下”的戰國七大富豪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富豪巴清。名氣之大,即使是不精通秦漢史的人都知道她是中國最早的女企業家,且就連秦始皇都對她禮遇有加,封她為“貞婦”,又修筑女懷清臺來紀念她。
姜珂并未提及自己,反而將功勞全都推給老板道“大王圣明圖治,吾等群臣自然要盡忠盡智為秦國效力。”
巴清“清雖區區一屆商賈,人小力微,但也愿和內史一同為國效力。”
她大概是女子爵政策施行后,第一批得到爵位的女子了。當年秦國發生蝗災,糧食顆粒無收,秦王下令捐糧萬石即可升爵,雖然那時巴清才剛掌管家族,卻還是捐了數十萬石糧,這個政策實施后,官府第一時間就給她補了爵位。
“您莫要謙虛,巴清之名,明顯天下,莫說秦國,就連山東六國中都有不少人知道您,您的遠見與膽識,就連很多男子都望塵莫及。”
說完,她又說了一句“大家都是秦人,自然是要一起為國效力的。”
姜珂表面淡定,內心卻很開心。
巴清,戰國第一大富婆,真正意義上的錢對于她來說只是個不斷增長的數字。
戰國時期,四川一帶存在有巴國、蜀國和苴國三個大國和其它幾個零零散散不成氣候的小國。蜀國強大,所以巴國和苴國兩個國家就經常聯合起來一起對付蜀國,苴國國君見識短淺,當然也有可能是沒讀過假道伐虢,唇亡齒寒的故事,打不過蜀國就試圖拉
攏秦軍一同攻蜀。
這種大好事秦國怎么能輕易錯過于是秦惠文王直接派張儀,司馬錯率軍從石牛道滅蜀吞苴,買二贈一,順便把巴國也一塊滅了,將這么一大片土地納入秦國版圖,劃為蜀郡。
秦國極其重視巴蜀地區的發展,李冰修建都江堰后,蜀郡沃野千里,土壤膏腴,又有魚鹽銅銀之利,當年長平之戰秦國和趙國硬剛三年不虛的底氣就來自于蜀郡這個秦國后方堅實的大糧倉。
然而,作為秦國最有錢的商賈,巴清的利益來源卻并非是蜀郡特產的魚鹽銅銀,而是丹砂。
丹砂是“五毒”之一,能養精神安魂魄,甚至久服可通神明不老,很多帝王都將它看做是能長生不老的神藥,甚至被派到燕國那幾個方術士煉制的小藥丸里面的丹砂都來自于巴地。而巴清的家族則擁有這里數不清的丹穴,丈夫死后,很多人都對她的砂礦垂涎欲滴,恨不得將她們孤兒寡母給生吞活剝了。
令人沒想到的是,巴清居然很快從喪夫中清醒過來,她繼承了這個龐大而又富裕的家族,一個人將擔子扛在肩上,打理丹砂生意,付出無數血汗,成為家族的話事人,占據主導地位,等那些想要瓜分她家產的人反應過來時,丹砂礦的生意不僅沒有衰敗,反而與年俱進,更勝當初。
能在男權社會以一介女子之身建立一個如此龐大的商業帝國,作為一名商人,巴清有著商人最大的優點,眼光。她永遠能在眾多選項中迅速找到那條獲利最多的道路,并當機立斷出手,毫不猶豫。
所以這次入咸陽被大王接見后,巴清第一時間就來拜訪姜珂了。
嬴政滅掉韓趙兩國后,為了剝奪原地方豪強和高貲富戶們的財富和勢力,對他們采取遷徙政策,將其遷徙到咸陽附近,譬如趙國邯鄲一位冶鐵致富的富商卓氏,這些人家,雖然目前還沒達到統一六國后的十二萬戶之多,但也是個不小的數目,當然,其中能榨出來的錢財也并非個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