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絲毫沒有心軟,題目凌厲“韓非,今時,古人,如何看待”
眾所周知,韓非患有口疾,但沒關系,他寫文章很厲害。
韓非文思泉涌,寫起文章來,如有神力“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
一篇文章如同風行水上,自然成文,又詞鋒銳利,點明主旨。
果然名師出高徒,韓非子真的也很厲害
這時,大家突然意識到,正常的曲水流觴不是應該寫花寫草,寫樹寫水的嗎咱們這都是在寫什么啊放個假比上朝會都累。
但是既然前人累到了,那就不可能讓后人歇息。
第三杯酒,張良。
“張良,學學之一字,作何解釋”
張良年紀尚輕,和前面兩位相比還很稚嫩,但也有些知識“吝則不學,毋過其師,學在一人,當御千萬人哉”
誰聽了不說一句英雄出少年呢
李由,呂雉一人手里的筆都快寫冒火星子了。
李由終于明白父親將自己帶到這里來的原因了,聽君一篇文章,勝讀十年書。
誤入高端局。
他直接多讀一百年書,學識更加淵博。
賺翻了。
當然,李由他父親也挺厲害,李斯,張蒼,嬴嘉這些人誰肚子里還沒點子文采了,哦,姬萍沒有,但她有“墨水”,她的墨經學得很精通,現場推理出一篇物理小論文對她來說根本不在話下。就連年紀最小的呂雉都能做出幾句賦。
作為這場游戲的發起者,姜珂感到壓力山大。
熱鬧還是看的時候好玩,一旦到了自己身上那就沒意思了。
小呂雉還是很貼心的,讓姜珂即興發揮。
其實姜珂的詩詞儲備量挺豐富的,否則也不敢提議曲水流觴,她會背醉翁亭記蘭亭集序小石潭記等,但這些好像都沒啥用,關鍵是她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多允許自己剽竊兩句古人的詩,多了會有點負罪感。
比如哀吾生之須臾,嘆民生之多艱。這兩句還是拼接的。
但剽竊老外不會。
“遇到問題,我們應該堅持辯證思維,用聯系的,辯證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大學思修,沒你我不行。
眾人這個真的,沒太聽懂
但聽起來又很高深的樣子。
領先版本兩千多年,能聽懂就有鬼了,反正讓他們認為我很高深就行了。
姜珂根本不在意會不會被人聽懂,反正兩千年后考古學家挖到我今天的話,他們肯定能聽懂,到時自會轟動整個考古界。
最終,直到宴會結束,誰也沒喝到這杯酒,沒辦法,大家的學識都很淵博。
姜珂將這些文章仔細整理出來,裝訂成冊,在場一人送了一本,又給嬴政送去一本。
嬴政第一次見到韓非的文章時,曾經感嘆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結果他今天看到了這么一厚本文章,荀子先生算是一個半韓非,阿珂算一個半韓非,韓非算一個韓非,這個名叫張良的少年,文章還太過青澀,最多算半個韓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