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可這可是利佑千秋的好事,并不比攻略城池差多少。”
“那好,我一會兒回去就稟報左相。”
“好。不過,我還想提醒你一下內河東側的一個問題。”
岑參微微正色道,“你請說。”
“流沙堰與鳳棲山中間稍下的這片水域,是不是常年泥沙淤積,每年都要頻繁地挖泥作業”
“你說的對,每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移除淤泥,否則下游的水量就會驟減,百姓日常飲水生活都成問題。戚特使可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辦法談不上。岑大人,我有一個想法您且聽一聽,至于能不能實施,就看后期你們怎么運轉操作了。”
“戚特使但說無妨。”
“如果左相同意用硝石炸山,那么流沙山炸落的碎石可以用挖泥船運到流沙堰與鳳棲山中間的這片水域下游,堆成一個可供水流緩沖的石堆。當內河水以巨大的沖擊力流到此處,會被水域下游舟山與鳳棲山夾道處狹窄的寶瓶口所制約,再加上這一大塊石堆的頂托作用,在流沙堰附近形成漩渦,水中剩余的沙石大量被漩渦甩出流沙堰,其余的沙石在流沙堰對面的回水區區域沉淀,這些沉淀只需河工每年在枯水期淘出,這樣就有效地防止了泥沙淤積導致的河流潰堤問題。”
“妙既可以免除山石炸落后移送出內河的人力物力成本,還可以堵截分流內河中游河水,簡直是一舉兩得。”
“理論上是這樣,但實際操作起來就不知是什么樣了,需要您后期多做些測評與規劃。”
“你太過自謙了。構思難得,你這想法與思路合情合理,簡直是幫了我的,哦不,幫了墉城百姓的大忙了。這幾日,左相煩憂的正是這個問題,你一來就解決了,當真是我們的福星。”
“岑大人,您可別這么說,在下受之有愧,而且也擔不起您如此高贊。您倒不如先回去稟明左相大人,看看后續該如何安排。”
戚沐九已經說得有些口干舌燥,這位都尉大人看著疏朗豁達,沒想到夸起人來也是不遑多讓,熱情得令你難以招架。
三人本是出來放松的,沒想到遇到這種事兒,早知道她就不額,好吧,既然遇到了,也算是奉獻了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如果成功了,自己不也很有成就感么。
現在已是正午一刻,戚沐九三人便同岑參一起往回走。她本想問問岑參小荷的事情,但轉念一想實在不妥,自己并沒有立場問人家這件事。再者,當事人陸放雅都決定寬恕的事,她又何必上桿子自找沒趣呢。
算了,不多想了,岑參這樣舍己為民的中正之人,把小何安排到陸放雅身邊那件事是他身上一大瑕疵的話,那么跟他這段時間對墉城如此多的付出相比,也算得上是瑕不掩瑜了。
只是讓這塊樸玉出現瑕疵的究竟是怎樣一個人連清正善良的陸放雅都不放過,總該不是什么好人,而且極有可能與送給陸放雅鏡湖龍井的是同一個人。知道可能是這個人,卻又不予追究,這個人與陸放雅的關系肯定匪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