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鎮斜側后踢,槍柄挑開度亦琛疾刺向他的長劍,槍頭借力刺向沈黎硯的左臂,他的槍勢迅疾而剛猛,沈黎硯持劍橫檔,借勢而退,減緩槍勢的力道。
手臂處隱隱有麻痛之感侵襲而上,她側身躲開攻勢,躍上槍頭飛踢而出,高鎮后仰,長槍擋住她腿部的攻勢,沈黎硯旋身飛轉,飛踢向他的左臂,度亦琛從右側斜攻向他的右臂,高鎮被迫飛身而起,二人再次合力進攻飛刺向他。
高鎮落地后,就勢用長腿橫掃向他們的下盤,二人趁勢橫跳后退,高鎮手持長槍旋身飛轉,左腳橫踢而出,沈黎硯側身飛旋而上,雙腳后踏地上的青石借力飛跳而上,劍勢俯沖而下,直逼高鎮面門,高鎮被迫后仰,險險躲過她的凌厲劍勢。
度亦琛趁勢飛踢而上,攻向高鎮的雙臂,手中的紅纓槍一時無法施展,高鎮將內力集聚于掌心,震開度亦琛的強力攻勢,沈黎硯趁機從側后方牽引高鎮的注意力,二人都沒有再用劍,直接上手對高鎮展開近身攻擊。
沈黎硯與度亦琛畢竟與書院的學子不同,二人都上過戰場,是地地道道的軍人,功力深厚,招式剛勁不說,又善于取巧借力打力,于是,兩刻鐘不到,他們便贏了高鎮十五招。
二人拱手致謝,“多謝高夫子成全。”
高鎮看著面前不驕不躁的二人,哈哈一笑,“當真是英雄出少年啊,這面軍旗是你們的了。”
二人相視一笑,接過軍旗后拜別高鎮,便急著返回出發地。
夕陽的余暉中,落日緩緩西沉,遠處的天際紅霞漫天,映照著他們喜悅的側臉。
相比上山的艱難險阻,下山就容易多了,二人踩著輕快的步伐剛走了沒多久,便聽到不遠處傳來急切的呼喊聲。
“起火了,快來人救火啊”
二人走近一看,果然見東北方向的一處松木林中火光彌漫,大片大片的樹木在風中燃燒,漸漸有燎原之勢。
林中的枯枝落葉在夜風的吹拂下,在地上撲串起熊熊烈火。天際最后一絲余暉落下,昏暗的天色中,火光映紅了半邊天,整個山林一片狼藉。
沈黎硯和度亦琛已顧不得下山,趕忙加入救火的行列。
正在參加救火的一個藍隊組員看到沈黎硯腰際斜插的軍旗,不解地問道“你們怎么還不去送軍旗,再晚就來不及了。”
這個組員度亦琛認識,是五組中叫張康的學子,從他的語氣中不難聽出他們的組長已經下了山。
沈黎硯看了眼周邊,救火之人并不少,她自腰間拿下軍旗遞給度亦琛,“阿度,你腳程比我快,先去送軍旗。”
她是女子,體力比不得男子,一整個下午下來,已經精疲力盡,度亦琛畢竟是男子,下山的速度一定比她快。
度亦琛看了眼周圍的火勢,已經小了不少,才稍稍放心了些,“那我先去送旗,等我回來找你。”
沈黎硯笑笑,“路上小心。”
待度亦琛走后,她繼續完成救火的任務,所幸不遠處有一處飛水潭,方便周邊之人汲水救火。
半個時辰后,火勢漸歇,有衛兵取了泉水過來,沈黎硯沒有推辭,順勢接過喝了起來。
一整個下午都沒有喝水,剛剛又撲了一場大火,她的嗓音已經干啞得說不出話。
清冽的泉水入喉,沈黎硯整個身心都無比舒暢,感覺自己總算是活了過來。
她闔眸輕歇了一會兒,從地上坐起,腦中忽然暈了那么一瞬,她以為是起得太猛的緣故,也沒太在意。
見周邊已經走得沒了人影,沈黎硯微一怔神,剛剛她好像聽到有人喚她結伴離開,她迷迷糊糊間好像說了句讓他們先走的話。
林中一片岑寂空曠,她趕忙前行,想要快步追上前方的隊伍。
然不知為何,走著走著,她便感覺自己漸漸使不上力氣,腳步也開始變得虛浮,她不得不靠著一塊青石坐了下來。
昏昏沉沉中,她本想喊木棉,卻倏而想到今日的實訓課,為了各組獨立完成任務,禁止暗衛上山陪護,因而木棉沒有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