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無限
by榆魚。
晉江文學城。
半個月前,天文局發布消息,北半球將迎來史上最壯觀的流星雨。
流星雨那天傍晚,林嘉獨自一人站在自家的觀景陽臺看流星。
一切似乎都是因這場流星雨而變得古怪。
不斷有人突然失去語言能力,只會說是與不是。剛開始失去語言能力的人數不算多,林嘉身邊最先失去語言能力的是他的一位下屬。
匯報工作的會議上,他前一秒還信誓旦旦地描繪下個季度的目標,下一秒忽然暈死過去。不等受驚的眾人趕來查看,他沉默地重新站起,只是眉飛色舞的表情被僵硬取代,臉上毫無血色,之后問什么都只答是與不是,讓會議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逐漸的,公司出現這樣情況的人越來越多,各個崗位人手短缺,公司停擺,虧損越來越大。
社會面也是如此,恐慌、不安等負面情緒如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醫療對此束手無策,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是不是就輪到自己成為活死人只會說是與不是,緩慢的行動、空洞的目光,這還不是活死人,還能是什么
林嘉并沒有將全部注意力放在此事上,公司暫時關閉,他待在家里的這段時間發現他的貓似乎有些不對勁。
他家的貓是一只黑色的短毛貓,家里親戚給送的,不知什么品種。林嘉不喜歡貓,只是不忍拂親戚好意就留下了。一般是他的助理或著保姆給貓喂食添水和鏟屎,林嘉壓根不逗貓,貓也不親他,是互相都不搭理的人貓關系。
但最近,這只忘記叫大黑還是小黑的貓總會用眼睛瞅他,人與貓彼此默契的安全距離也被貓打破。它會在林嘉閱覽文件時,跳到辦公桌的角落注視著他。林嘉睡覺時,它會躍起打開臥室門,四條腿立在床頭打量他。甚至林嘉泡澡時,隔著霧面玻璃門也能看見貓守在門外一動不動的身影。
除了那讓林嘉無法忽視的注視外,貓不再吃貓糧,也不會喝貓碗里的水。它會在林嘉用餐的時候,忽然躍上桌吃盛在盤中的熟食,會打開冰箱,半截身子在保鮮層翻找水果。
會叼著杯子去飲水機接溫水。
甚至還會用遙控器,加大電視機的音量。
此時,電視里正播放一則采訪,采訪的題目為多地接連出現怪病患者一瞬之間喪失語言能力,只能說是與不是,來聽聽專家怎么說。
采訪的對象是一名西裝革履的專家,等記者詢問之后,他看向鏡頭道“大腦主要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部分負責控制人們的語言。而左腦有兩個關鍵的語言區域,分別是布羅卡斯區和韋尼克區”
一通解釋后,專家道“而精神或心理上的壓力通常會導致左腦偏頭痛。1”
記者拿過話筒問“所以您的意思是,其實并不存在什么怪病,而是壓力太大導致語言功能障礙”
專家打馬虎“建議大家放松心情,不要緊張”
就是專家的這些建議,讓本來在注視林嘉的貓直接躍到他手邊遙控器就在這個位置。
貓的注意被這段采訪吸引,沒注意林嘉在暗中審視著它。不過它也沒有明目張膽地放肆,而是佯裝隨意的模樣,貓爪搭在遙控器上,趁機摁了音量加號鍵。
音量驟然加大幾分,卻在一個合適范圍內停下,于是專家的建議更加清晰地飄進林嘉耳中。
“感覺到壓力大時,可以聽聽輕松的音樂,可以多出走走,可以適當得運動”
“嘖。”
短促的一聲,似乎帶著不滿的情緒。
但很快的,貓意識到不對,欲蓋彌彰地“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