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非常敏銳,喬丹。”韓易用斟滿可樂的玻璃杯跟喬丹的酒杯碰了碰,說道,“資本不怕過度剝削,因為資本永遠能找到另一種方式繼續剝削。哪怕他們把授權價格打下來,只要歌曲還有流量,還有受眾,我們就能用其他方式將它變現。”
“成立版權公司,私募,然后上市。”
“完全正確,在音樂人手上,版權就是版權,是他們的作品,他們的心血。”韓易將左手托舉到跟鼻尖齊平的高度,再猛然握住,“但在我們手里,這就是一種優質而穩定的金融產品,是抗周期乃至逆周期的音樂黃金。”
“也許現在不管投什么都能賺錢,但想象一下,喬丹,如果人類在未來的幾年里遇到前所未見的黑天鵝事件,整個世界經濟都陷入衰退,這些音樂版權組合而成的資產,會不會成為幫助我們順利度過嚴冬的諾亞方舟”
“heyjude,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蒙娜麗莎。”
“你是怎么想到這些的我的意思是,你甚至還沒有進入這個行業。這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策略。”喬丹布羅姆利看韓易的眼神就像看外星人,任由他再是如何淡定,也不禁對面前這位華人少年刮目相看。
音樂產業從錫盤巷演進到現在,還沒有人提出過從這個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案。
簡直是劃時代的天才。
“,喬丹,我想說的是,我一直在用心地這個世界。”不怪韓易裝逼,他確實找不到更好的解釋。2016年,音樂人與公司之間還在為終止權的事情大動干戈,因為按照1976年版權法案的規定,第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音樂作品,正好是在這幾年的時間里集體到期。
等音樂產業和金融資本將注意力轉移到版權份額的收購上時,已經是2020年的事情了。席卷全球的黑天鵝讓音樂人開始尋找短時間內快速變現的渠道,而以趨利避害為天性的資本,也將穩定的音樂版權資產視作規避風險的最佳工具。
于是,鮑勃迪倫、尼爾楊、惠特尼休斯頓,再到賈斯汀汀布萊克、賈斯汀比伯、thesokers,幾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音樂明星都加入到了出售版權的行列中。
音樂版權和母帶版權,就這樣成為了二十一世紀第三個十年資本市場上最熱門的投資標的。
一個時代的藝術印記成為基金經理津津樂道的資產組合,這就是美國夢的底色,也是好萊塢最真實的模樣。
世間萬物,皆有標價。
對于韓易來說,成為版權收購的先驅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運作得好的話,甚至連本都不需要。畢竟他擁有一個特殊的獎勵機制,只要有正向反饋,就能不斷獲得回報資金。
用現金收購一位巨星的音樂版權和母帶版權,再用獲得的獎勵進行下一次收購。
這種滾雪球的事,有手就行。
最關鍵的是,收購來的這些版權資產,能撐起一個估值幾十億乃至百億的版權管理公司,再到資本市場上去收割一波。
一魚又能多吃了。
“這只是我諸多想法中的一個而已,喬丹,我想做的事情,絕不僅限于此。”
“易,我覺得你對你自己的預測還是有些保守了。”喬丹右手食指與中指交疊,貼在嘴邊,笑了起來,“我認為,你將不會只是一個擁有者。你會成為現代音樂產業的創始人,我的意思是,一個真正現代的音樂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