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杯”
三只塑料杯在半空中相遇,發出不太清脆的聲響。
東亞的飲食文化就是這樣,即使沒人喝酒,餐桌上也還是得用干杯來開啟一場盛宴。
沒有什么特殊場合,宥真收拾得很快也很簡單,白t恤和淺藍色的高腰牛仔褲都是sho幾十美元一件的基本款,頭發更是一點心思都沒花,直接扎了個馬尾隨意地搭在腦后。
徐憶如亦是如此,除了彩虹熊的拖鞋換成了一雙匡威之外,她也只是把發箍給取了下來,別的什么都沒有動,包括黑框眼鏡也都還掛在鼻梁上。
但即便如此,在滋味成都的阿爾罕布拉店,她倆依然是毫無疑問的絕對焦點。
用餐的留學生也好,端菜的服務員也好,哪怕是坐在柜臺結賬的老板,都沒辦法控制住自己的眼神,只得任由它飄到餐廳東北角的那張四人桌前。
前世來了滋味成都很多次,作為蓉城人,支持家鄉菜肯定是義不容辭。更何況,滋味成都算得上是改變了洛杉磯華人區餐飲格局的里程碑餐廳。在它于2013年開業前,以圣蓋博、羅蘭崗、阿爾罕布拉以及阿卡迪亞這四個城市為核心的華人區,鮮有口味正宗的川菜館。即使有那么兩三家,從做工到用料也都盡顯憊懶之態。
滋味成都開業后,不光廣受留學生好評,也吸引了洛杉磯本地饕客的注意。第一食評家喬納森金自他第一次造訪這家餐廳后,就一直把它排在洛杉磯101家最佳餐廳的前列,從未掉出過榜單。
到2016年,滋味成都不僅在洛杉磯遍地開花,分店也于紐約、拉斯維加斯、檀香山接連落地,成為了新時代華國人在美國經營的經典成功案例之一。
這幾年來,老板迎來送往了不知多少食客,但今天到店的趙宥真和徐憶如,絕對是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
徐憶如到這里來過,而且每一次都是跟那個蓉城小伙子一起造訪。這一點,老板不需要怎么調動記憶也能回想起來。畢竟這種顏值,說自己看一眼能忘,那就算是不尊重造物主的工作。
但趙宥真,他很確信,肯定是第一次來。
這娃兒有福氣哦。
老板的想法,也是餐廳里幾乎所有人的內心活動。
要不是那輛賓利添越就停在滋味成都門口的灰色路肩上,起碼有六七個穿著紀梵希狗頭衫的富二代想來碰碰運氣。
沒錯,2016年,紀梵希的狗頭衫fearofd的褲子亞歷山大麥昆的小白鞋,是華國留學男生的標配。
韓易的目光朝每個投來視線的人反射而去,越看越覺得這餐廳里全是自己的黑歷史。
當時怎么會喜歡這種風格的
天吶。
揉了揉開始發脹的太陽穴,韓易決定把那些好奇的窺探從思維系統里過濾出去。
“還沒習慣啊,易易。”徐憶如拾起一根餐盤里的牙簽羊肉,沖韓易點了點,“跟宥真姐出來,就是這個待遇。”
上次在紐約的gaonnuri,三人也是在這種禮遇下用完晚餐的。
“明明是因為你,小如。”
趙宥真毫不在意地笑笑,不管是在首爾還是洛杉磯,減肥成功后的她早就對這種不加掩飾的注視免疫了。她夾起一塊藤椒魚片,放到徐憶如碗里。
“嘗嘗這個這家比麻辣東村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