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走到所謂的鎮中心,但小如感覺自己說話都有回音。在這種典型的北美小鎮,非旅游旺季和周末,基本都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
有幾家餐廳還在營業,卻食客寥寥。兩三個從膚色到頭發都十分蒼白的老年人站在街口閑聊,朝他們投來好奇的目光。街那頭是地中海風格的別墅,路這頭是都鐸王朝式的小屋,不規則的屋檐和歪歪扭扭的窗戶有種別樣的可愛。
“一直說你愛我吧,他們束手無策。
這是屬于少年的浪漫,
持續不斷的浪漫。”
韓易的手機還在播放著那首老式dooo。站在第七大道和圣卡洛斯街的十字路口,徐憶如感覺自己掉進了愛麗絲的仙境。搭配上這靛藍色混合一點普魯士藍的自然濾鏡,小餐館里泛出的光亮,更顯得像是一扇打開異次元空間的大門。
“讓我看看啊,意大利菜、意大利菜、意大利菜”
“也不是不行,但有沒有更符合阿姨她們胃口的選擇”乖媳婦徐憶如總是把長輩的喜好放在首位,“中午就吃的西餐,再吃我擔心他們不習慣。”
“有一家壽司,shiheaven,還開門。”
“涼的欸,老年人的話可能吃不下去,而且宥真姐這兩天”
意識到自己說的太多,徐憶如自覺收聲。
“啊,有個中餐真沒想到。”
韓易的聲調揚起半分,隨即又低沉下去。
“不過看起來是賣echi的那種,要去嗎”
“聊勝于無嘛,讓他們做一點炒飯炒面,給我們一些調料,我拿回去再簡單加工一下下在哪里抓緊時間,我怕他們關門喏。”
“在這邊。”
韓易看了一眼手機地圖,一邊帶著小如往北走,一邊調侃道。
“還能再加工不然我們去借他們廚房好了。”
“只要他們愿意,你給我打下手,我十五分鐘搞定。”
鎮中心本來就極小,這家中餐廳離他們也只有兩三句話的距離。一眨眼的功夫,韓易和徐憶如便轉入了一條由碎石鋪就的羊腸小道。右側的墻壁上盛開著兩人都不認識的紅色野花,而左側的最遠端,是一間紅磚棕木搭建起來的小店,拐角處懸掛著一幅白底的標牌,上面用英文花體字寫著
toysok。
湯米小炒。
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店名,確認與ye上的信息一致,韓易推門進入這家只有十二張桌子的小店。
“eetotoysok,hoany”
門口的鈴聲響起,站在柜臺后面的老板條件反射般地抬起頭。這是一個矮胖敦實的中年男人,剃著平頭,戴著呆板的黑框眼鏡,身上那件只有亞裔男性會穿的粉色oo衫,扎在明顯有點緊繃的牛仔褲里。
“ese”
看到難得一見的同族面孔,男人先是一愣,隨后笑得更加熱情。
“是的。”韓易回以一個友好的微笑,“還營業嗎,老板”
“營業、營業,我們還有二十分鐘才關門吶。”男人點點頭,牙齒越露越多,“兩位要吃點什么,我讓后廚給你們做莪們自己吃的。鹵肉飯要不要”
“老板你是寶島人喔”徐憶如有些驚喜地問道,那濃厚的閩南腔調再加上鹵肉飯的推薦,讓她迅速得出了這一結論。
“你也是喔”
“對啊”
“我臺北的,你哪里的。”
“我也是臺北的。”
在想不到的地方遇到同鄉,雖然臺北很大,在美國的寶島人也很多,但在海邊的卡梅爾,應該也只有他們兩個是這副口音。
小如跟老板熱切攀談的間隙,韓易掃視著這間雖然看起來很小,但卻布置得十分溫馨的餐廳。離歇業還有二十分鐘,食客只剩下角落里的一對背包客。而另一對坐在柜臺旁邊雙人桌前的亞裔母子,明顯不屬于客人的范疇。
穿著一件碎花長裙,看起來上了年紀卻風韻猶存的少婦正在刷著微博,而坐在她對面,同樣理著平頭的小男孩,則無精打采地練著漢字字帖。
“想吃啥就跟他說哈。”留意到韓易的關注,少婦抬起頭來,友善地補充道,“想吃辣的也可以,也可以做。”
“蓉城人啊,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