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不是慈善。
從榜單創立之初,它就是一門生意。
這一點,在djag籌辦的年度百大dj排行榜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想要在榜單上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用錢來換。
如何操作呢
為了保證榜單在社會層面上的公信力,過于明顯的排名交易自然是行不通的。因此,djag的變現方式,是向參與榜單競爭的dj們,兜售他們的宣傳資源包。
官網banner位、分站banner位、社交媒體推流、響應式banner位
這些宣傳欄位有實際作用嗎
當然沒有。
djag的團隊成員,都不會瀏覽自家的官方網站。
至于djag的社交媒體賬號,唯一有點流量的時候,就是每年十月公布年度排名的那一天而已。
但據官方宣稱,只要你購買了足夠的宣傳資源包,就會有大量原本不認識你的粉絲把票直接投給你,幫助你登上榜單。
而沒有購買宣傳資源包的人,哪怕你名氣大得像cavharris或者zedd,一樣只能掛在榜單三四十名的位置,當個充值客戶用來做比較的吉祥物。
人類總是喜歡同類競爭,分出高下的。早些年,絕大部分人都對djag的榜單趨之若鶩,世界上大部分地區的夜店,也都按照排名的先后順序來開出offer,預訂dj。在電子音樂方興未艾,還沒有進入大眾視野的階段,djag確實是電音制作人和dj們為數不多的曝光渠道。
不過,隨著歐美電音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完善,dj們提升商業價值和品牌知名度的方式越來越多,djag逐年增大的胃口也開始令許多藝人感到厭惡。剛開始,一兩萬英鎊就可以搞定的排名,到后來需要十幾萬英鎊才能獲得一個掛在榜單末尾的機會。如果還想要往前沖,大幾十萬英鎊的保護費是免不了要交的。2015年的djag百大第一名diitrivegasaaaaikeike,據說更是耗費了七位數的巨額推廣費。
djag的貪婪在過去幾年時間里被大規模報道,不管在歐洲還是北美,電子音樂的愛好者們對djag榜單的態度,也從好奇與尊敬,變成了鄙夷與嘲笑。于是,一大批能夠通過其他方式拉抬身價的dj,開始選擇與djag脫鉤。avicii、cavharris、zedd、thesokers、dio、djsnake、ky、arsho,大部分能夠從音樂發行上收獲忠實擁躉和豐厚版稅的電音制作人dj,都停止了對djag的充值行為。
但還是有一些以演出為主要甚至唯一收入來源的dj,為了仍然對榜單買賬的各大新興市場,特別是亞洲市場,選擇繼續跟djag深度合作。diitrivegasaaaaikeike、a,以及坐在韓易三人面前的澳大利亞姐妹花nervo,就是其中的代表。
2015年的djag排名,nervo位列第24名,前一位是kshr,后一位是deadau5。
不管以她們的社交媒體粉絲數,還是音樂作品播放量來看,nervo的這個排名,都像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
為了保持這個名次,她們上一年足足買了四個最高級別的宣傳包,總價44萬英鎊。
換算成美元,那就是將近55萬美元。
賺當然可以賺到這么多,但要一次性拿出來,對于nervo來說依然是一個不小的財政壓力。
這也是為什么,2016年的她們選擇少交保護費,排名12個月時間內直接暴跌21名的原因。
“所以,你的意思是”
奧利維亞內沃試探性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