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盈利呢
一本行業交易雜志,最主要的資金來源自然是用戶訂閱收入。每月17000本實體雜志和1520萬獨立訪問用戶,足以支撐雜志的人員開支與日常運營。
不過,想要提高利潤率,讓公告牌雜志的盈利能力和資產估值跟進一步,還有一個變現渠道不容忽視,那就是廣告。
無論是其他領域的品牌在網站或者實體雜志上投放的商業廣告,還是各類業內機構購買的宣傳稿件與媒體資源包。
而后者,對公告牌雜志的收入貢獻,明顯要更大一些。
不用去猜測為什么音樂公司要在biboard的網頁版或者a版上投放廣告,他們下定決心花這筆錢的原因,跟你想的一樣上榜。
作為一家1913年便開始發布音樂類榜單,在全世界范圍內都享有盛譽的權威機構,公告牌雜志其實相當愛惜自己的羽翼。旗下最核心的榜單,包括biboardhot100單曲榜,和biboard200單曲榜,都嚴格按照收集到的數據,放入公式中計算出積分,再以此為排名標準。
尼爾森bds的電臺播放數據、尼爾森unds的銷售數據,和流媒體平臺的線上播放數據,三者加在一起,綜合評出當周最熱門的單曲與專輯。
看到這里相信你應該已經明白,biboard的榜單之所以能保證基本的公正性,因為它背后的資本,實際上想要做的,是通過人人趨之若鶩的榜單,來壟斷一個行業的數據統計工作,從而推高尼爾森本身的估值。
想要體現一個數據統計機構的價值,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讓其統計的數據準確無誤,令行業內外信服。
就像標準普爾那樣。
因此,biboard的核心榜單,是很難像djag的百大dj排行榜那樣,通過購買一些行業資源包就能躋身前列的。但是,這并不代表公告牌雜志沒有給排名留出可操作的空間。
不管是尼爾森bds還是尼爾森unds,每周收集到的數據里,都會有一定比例的“異常活動”。隨便舉個例子,如果某位藝人同一首單曲,上周在阿肯色州的電臺播放頻率排名是第68位,這周卻突然跳到了第1位,尼爾森bds很可能會懷疑這首單曲是否觸犯了ayoact,也就是商業賄賂法。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唱片公司如果付款給電臺播放某首歌曲,那么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播放次數,只能算作“贊助播放”而不是“普通播放”,不能被納為榜單排名的數據參考。
這些被懷疑的數據,尼爾森會標亮提交給公告牌雜志,由后者進行獨立調查與核實。
按照公告牌自己的說法,就是“biboard會與rcdata一起,對報告數據進行標準審核,并連同數據合作伙伴,共同識別和解決異常情況”。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如果兩首單曲的數據一模一樣,但其中一首單曲10的數據被懷疑異常而不被采信,另外一首單曲的數據全部正常,那么后者的榜單排名,一定會比前者高出不少。
現在知道為什么要給公告牌雜志交保護媒體推廣費了嗎
哪家唱片公司和推廣機構的屁股都不干凈,要認真調查起來,一多半的上榜單曲都能擠出相當比例的水分。
只有把公告牌喂飽,他們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想要通過榜單積累業內名望與市場聲量,向第四大音樂集團穩步邁進的hg,必須交這筆錢。
并非為了內幕操作,而是為了不被內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