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2006年幫sur雜志拍了一組內頁之后,我在日本和亞洲地區就有點名氣了。為了找到更多的工作機會,當時的經理人就安排我到日本常駐,這樣就不用飛來飛去了。夏天要去、冬天要去,任何有假期的時間都會過去。到后來拍攝任務變多了,我甚至一年有七八個月時間都待在那邊。”
“那你是轉學去了日本”
“沒有,怎么可能,我當時英文不好,一句日語都不會說,去那邊上學的話就完蛋了。”芭芭拉掩嘴偷笑,“學校允許我請假,只要年終考試在就行。”
“那很難跟得上進度吧”
“特別難朋友會幫我記筆記,然后發給我看但你知道的,一個人在國外,怎么可能看得進學校里的東西。”
“看動漫的習慣就是那個時候養成的。”
“差不多吧,在日本我們統一住公司安排的公寓,當時我簽的還是i,他們在東京我也不知道什么地方,租了兩間門對門的公寓,大概有七八個女孩子住在那里,來來去去。”
“那應該經常出去玩才對吧。”
“全部來自不同國家,有一半的人英語都不會說幾句。而且我是里面最小的一個雖然大家都很小,但我是真的小得很夸張,
“為什么”
“真的會有人一路追著看,甚至要跟蹤我回家,看看我到底住哪里的。”
“不至”韓易本來想說,東京這種國際大都會,應該不會對外國人這么好奇,但看著芭芭拉帕文的臉,一切疑惑都隨風而逝。
她之所以被追著看,跟是不是外國人沒關系,純粹就是長得太符合亞洲人的審美了。
二十三歲的芭芭拉,尚且會被認為是只有十七八歲,青春感十足。十三歲的芭芭拉,對一向喜愛幼態審美的日本人殺傷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難怪她的模特生涯是從這個極東島國起步的。
“我能理解,這可能是他們從小到大,
“漫畫里哪有長得像我的呀。”
成為模特,特別是踏上維密舞臺以來,芭芭拉聽到了無數次、無數種對她外表的稱贊,早就發展出了強大的免疫力。但即使如此,韓易夸她的時候,芭芭拉心里還是會冒出許許多多綿密又甜膩的粉色小氣泡。
她就喜歡韓易這種平鋪直敘,不帶絲毫情緒波動的陳述式夸獎法,讓人感覺這就是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是他眼里無可辯駁的現實。
“不過,他們確實喜歡給我畫
一些很可愛的妝,每次拍攝都要涂好幾層粉底,就像嫌我還不夠白似的。”
“東亞那邊是這樣的。”韓易點點頭,“不過我還是更喜歡你現在這樣。”
“現在是什么樣”芭芭拉用手撐住脖頸,側躺在沙發上,挑挑眉毛,問道。
“運動、健康、自然。”韓易認真地打量著手機里偶爾會卡頓一下的匈牙利姑娘,“你現在感覺比起我
“工作需要。”芭芭拉撩起袖子,給韓易展示她的手臂肌肉,“體育畫報想讓我膚色再深一些,看起來跟泳裝更配最重要的是,他們還不想讓我減肥,希望我就保持自然的體態。出道以來,這還是我
“但確實自然的體態更好啊。更有美感,也更有張力。”
“你已經看過了,對吧”
“我看到堤岸了”
“問你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