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真摯的愛情,明明是腳踏兩只船,婚內出軌喔。”
如果現實世界里有流汗黃豆的表情包,韓易現在應該已經往自己臉上貼了一千個了。
為什么說最后一句話的時候小如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啊
“當時聽介紹的時候,佳士得那邊可沒提這茬。”
韓易摸了摸臉頰,支支吾吾。
“而且阿黛爾為什么會看上克里姆特呢想想就不符合邏輯吧,明顯是費迪南德跟她更配一點。”
“更配一點怎么算配呢社會地位嗎還是錢”小如反問道,“阿黛爾又不缺這兩樣東西,她家里比費迪南德有錢多了也許她就是想要尋求不一樣的刺激吧。”
“那就是因為她不滿足于同一維度的單調生活,她才婚后跟克里姆特產生了感情。”韓易小心翼翼地給出結論,把婚后兩個字咬得特別重。
“不是喔。”小如搖搖頭,“在跟費迪南德訂下婚約之前,阿黛爾就遇到了克里姆特。”
那是1890年代即將步入尾聲的最后幾年。
年逾三十的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在奧地利的首都生活。
他的朋友們,都喚他knig。
thekg。
國王。
維也納藝術世界的國王。
古希臘人認為,靈感是眾神賜予的禮物。弗洛伊德相信,藝術源于解決心理矛盾的嘗試,因此,對于創作者來說,童年創傷的痛苦,便是偉大作品的源泉。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這位孜孜不倦的工作狂,和屢屢犯禁的花花公子,便是奧林匹斯山下了重注的金童。
1862年7月14日,克里姆特出生在維也納郊區鮑姆加滕一間不起眼的普通平房里。這是一個天主教家庭,家里有七個孩子,古斯塔夫排行老二。他的父親恩斯特克里姆特來自波西米亞,是一位粗暴的、未受過教育的捷克人。他的德語水平很差,只能在維也納過著與世隔絕,沒有朋友的生活。作為一名黃金雕刻師,恩斯特有機會為奧匈帝國的上游階層打造各種各樣的華麗金飾,但光鮮的外殼下,這份工作帶來的微薄收入,卻讓恩斯特感到十分沮喪。他養不起陸續出生的孩子們,更無法讓他的妻子滿意。
古斯塔夫的母親安娜,是在十九世紀做著明星夢的先驅。她懷揣著成為一名專業歌劇演員的夢想來到維也納,但就像二十一世紀那些在橄欖園或者芝樂坊工作的漂亮女孩們一樣,安娜的夢想,從來就沒有看到過希望的曙光。從第一個孩子出生開始,安娜便一直在與焦慮和抑郁做斗爭,而這些焦慮和抑郁,正隨著每個孩子的出生而逐漸加深。
古斯塔夫兩歲的時候,為了找到生存下去的方法,一家人已經搬了五次家。九口人擠在一個臥室里,圣誕節時甚至連面包都沒有,更別說禮物了。古斯塔夫十二歲的時候,他五歲的妹妹安娜因為惡疾去世,這使得擁有同一個名字,默默承受著重壓的母親,走到了完全精神崩潰的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