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以為唱片工業最堅實的基礎是版權,最底層的商業邏輯是對所有權的利用和變現,但他們忽略了任何作品產出的來源,都是音樂人本身。這個行業的建立,依靠的是鮮活的人,而不是已經譜好的曲目。”
“沒錯。”
“音樂工業的本質不是制造業,是服務業,而且這個服務,是雙向的。任何想要在這個行業立足的人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我們所服務的不光是消費者,還有上游的供應商,即我們可愛的音樂人們。”韓易攤了攤手,笑道,“所以,我覺得這個行業里最有價值卻最被低估的業務領域,其實藝人管理。這就是為什么我會選擇跟本-莫森合作……”
“收購。”泰勒輕聲糾正韓易的說法。
“合作。”韓易堅持他的用詞,“因為我覺得,我不需要去完全擁有某個音樂人的版權,并且在未來的一百多年里讓我的子孫后代依此而活。藝術的生命力在于創造新的藝術,音樂的生命里來自于譜寫新的篇章,只要我能幫助艾麗、拉娜,還有很多客戶名單里跟她們一樣優秀的新生代音樂人,持續不斷地創作出優秀的作品,那就已經完成了我進入這個行業的初衷。”
目前為止,韓易還摸不準泰勒-斯威夫特的態度和立場,因此,他只有盡可能地用常理來揣度對方,推敲哪些話語能夠讓這位女歌手產生共鳴,拉近關系。
泰勒-斯威夫特出生于1989年,要到今年十二月才會滿二十七歲,正是一位音樂人表達欲和創作能力剛剛步入巔峰的年齡段。歐美樂壇有個名詞,叫做“27cb”,指由一群過世時全為27歲的偉大搖滾、藍調與流行樂音樂家,以及藝術家和演員所組成的“俱樂部”。吉米-亨德里克斯、詹妮斯-喬普林、科特-柯本、艾米-懷恩豪斯,都是這個俱樂部的成員。
人們之所以會更加惋惜和懷念這些英年早逝的音樂人,究其根本,正是因為他們作為創作者最美好最高產的年華才剛剛展開,前途不可限量。因此,針對正處在人生這一階段的泰勒-斯威夫特,韓易自然是要大談“音樂的生命力”,談他對音樂人本身而不是音樂版權的關注,談論他如何殫精竭慮,搭建平臺,成為藝人最默契的創作搭檔和商業伙伴。
當然,如果談話對象換成處于半退休狀態,上一張原創錄音室專輯的發布時間還在七年之前,目前已經在拉斯維加斯常駐演出的萊昂納爾-里奇,韓易的話術又會再變上一變。從“音樂的生命力”,變成“經典的延續性”。從“對新音樂的扶持”,轉為“對時代之聲的維護和再開發”。
反正兩種敘述都沒什么錯,畢竟它們都是韓易的瀚音樂在同時發力的賽道。
“優秀的音樂人……”聽到這里,泰勒自然而親昵地將手搭在了比她矮整整一個頭的麥迪遜肩上,“比如我們的麥蒂,是嗎?”
“she'sthebest。”
在外人面前,韓易從來不吝嗇對麥迪遜的贊揚。后者也確實是他來到這個新世界之后,最驕傲的作品。
如果說瀚音樂旗下其他藝人的成功是遵循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那么麥迪遜-比爾,就是他這只重生的蝴蝶輕輕扇動翅膀,制造出的一場完美風暴。
“麥蒂是……瀚音樂所有理念的具象化體現。我們想要向樂迷們展示的一切,都通過她毫無保留地呈現了出來。”
“我能看出來。”說到這里,泰勒的嘴角更加上揚了幾分,“我也能看出來,你想要做的,不光是幫助她持續不斷地產出優秀作品而已。”
“那還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