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spe和mca的雙向選擇……確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韓易摩挲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輕聲說道,“比起emi、bmg和寶麗金這種在行業里存活了近半個世紀的老家伙,新入局的松下電器顯然是更符合吉米-約文和泰德-菲爾德胃口的選擇。同樣是闖入好萊塢的新勢力,抱團取暖,能為interspe爭取更高的地位、更大的話語權,和更廣闊的活動空間。”
“必須得說,約文先生與亞洲資本的合作經驗,的確非常豐富。”趙宥真接過話頭,“道格-莫里斯極力反對interspe這樁收購案,認為這些匪幫說唱歌手的加入,會讓本就龐大臃腫的mca分崩離析,也會讓剛剛入場的松下電器成為眾矢之的。但松下電器顯然更傾向于采納大衛-格芬的意見,畢竟,他們對好萊塢的權力斗爭知之甚少,能夠看到的,只有interspe唱片遙遙領先的銷量。于是,道格-莫里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吉米-約文和泰德-菲爾德完成與mca的協議,把interspe變成了這家音樂集團的旗艦廠牌。”
“收購完成的當年,interspe即為集團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憑借著bh、2pac、dr.dre和snoopdogg的專輯,它成為了二十年來第一個霸占公告牌專輯榜前四位的廠牌。1996年全年營收2.5億美元,幫助松下電器高位售出mca,將集團轉讓給了加拿大的飲料巨頭西格集團。”
“西格入主之后,mca被重新命名為環球音樂集團,由道格-莫里斯繼續掌舵。而旗下最重要的廠牌interspe,則在環球音樂收購了寶麗金唱片之后,與寶麗金的a&m唱片以及格芬唱片合并,成為了現在的interspegeffena&m。風頭最盛的時候,interspe一個廠牌,就能占到集團總銷售額的30%。”
“第一局對決的勝利者,的確是吉米-約文和泰德-菲爾德。但道格-莫里斯沒有選擇舉白旗投降,interspegeffena&m的強勢,極大地擠壓了其他廠牌,特別是索尼和華納對標廠牌的生存空間。換句話說,雖然interspe在對說唱音樂的圍剿中幸存了下來,但他們的敵人卻比之前更多了。索尼、華納,包括環球自己的ceo,都希望看到interspe一蹶不振。道格-莫里斯想要在環球內部扶持起一個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也就是isnddefja。2000年以來,idj一直在努力追趕interspe的步伐。一般來說,最強大的依然是interspe,排名第二的是大西洋唱片,而第三位就是isnddefja了。除此之外,莫里斯還想創立一個新的分支,進一步削弱interspe在集團內部的影響力。但由于二十一世紀初,環球音樂集團一直在經歷著劇烈的結構調整,直到維旺迪入主才算穩定下來,所以莫里斯也就一直等到2006年,才與索尼音樂的克萊夫-戴維斯攜手,由后者派出利普曼兄弟加入環球音樂,組建了共和唱片。”
“接下來的一切,就都是歷史了。道格-莫里斯將他能調動的所有資源,都傾注在新創立的共和唱片上,幫助這家廠牌迅速趕超了interspe——2007年銷售總額還排在第八位,到了2012年,就直接反超interspe,登頂了全球銷量榜冠軍。與此同時,道格-莫里斯也試著在interspegeffena&m里扶植自己的勢力。他引入了法瑞爾-威廉姆斯和查德-雨果的廠牌startrakeant,利用兩位頂尖制作人的音樂才華,培育出了bckeyedpeas和keyshiacole這樣的當紅明星,讓iga逐漸擺脫了以‘interspe’為主的局面,越來越多的冠軍單曲和專輯,開始以‘geffen’,特別是更親近道格-莫里斯的‘a&m唱片’名義發行。另外,道格-莫里斯還利用說唱音樂的特性,在iga內部點燃了無數根導火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thega和50t的紛爭……然后就是2007年,道格-莫里斯從索尼音樂那里買來了oe唱片,重組到a&m旗下,帶來maroon5等一大批著名音樂人,進一步削減了吉米-約文的掌控力和話語權……”
“約文先生具體是怎么應對這一局面的,這就不是光搜集資料就能看到的東西了。也許某天情勢適宜,你可以直接問問他……但我們可以看到,他應該是做了不少努力的。精心打造的女子組合thepsycatdolls,還有interspe最后的巔峰作品ladygaga,就是他爭取在與道格-莫里斯的斗爭中占得先機的證明。但他應該自己也清楚,在沒辦法用其他灰色手段扳倒道格-莫里斯的前提下,他能夠調動的資源,肯定比不上母集團的首席執行官。他必須小心翼翼,保證自己的每一步都不出任何差錯,不推出銷量慘淡的專輯,不推廣無法盈利的藝人,才能維持interspe在環球音樂的地位和影響力,才能保證他自己不被集團內部的敵人發難推翻。而道格-莫里斯則不需要有這樣的顧慮,他只用調兵遣將,指揮各家廠牌輪番鏖戰,直到吉米-約文精疲力盡,無計可施為止。”
“你這么說的話,吉米-約文……在道格-莫里斯面前,完全沒有任何勝算啊。”麥迪遜-比爾長舒了一口氣,感嘆道,“interspe如果業績不佳,就給了總部動手進行人事調整的借口。而interspe表現良好,道格作為集團負責人也會在維旺迪眼中加分。吉米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在這個規則之內擊敗對手,充其量就是維持現狀而已。”
“非常清晰的見解。”趙宥真贊許地看了一眼麥蒂,“這就是吉米-約文會跟dr.dre聯手,跳出傳統的音樂人商業拓展框架,去建立beats這個品牌,做耳機和音響設備的原因。一般的嘻哈歌手,都是成名之后,跟耐克或者阿迪達斯聯名,推出一些鞋子,再賣點衣服周邊,用這種方式來補貼他們奢侈的生活方式。沒人會想要花費大力氣,真正地去設計一款產品,建立生產線,進行如此實際且巨大的投入。dr.dre和吉米-約文之所以會這么做,是因為他們看清楚了現實——他們正在被環球音樂逐漸邊緣化,而已經不再年輕的他們,也不可能去索尼或者華納重新建立一個interspe這樣的旗艦級廠牌了。”
“所以beats其實是一個絕望的自救行動,只是最終獲得了成功而已。”韓易打了個總結,“為了在音樂產業內真正建立起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事業,并且最大程度上擺脫環球音樂的影響,吉米和安德烈選擇了之前從來沒有所謂‘圈內人’選擇過的創業道路。音頻設備,是與音樂本身有關,但游離在內容生產鏈條之外的業務板塊。傳統意義上來說,這個領域只會吸引科技公司的興趣,而不是音樂人。吉米和安德烈做出了大膽出格的舉動,并獲得了豐厚的回報。beats成為了全球第一的耳機品牌,最終被蘋果收入囊中,然后順勢成為了applemic的ceo。道格-莫里斯和他的同伴們應該怎么也沒有想到,明明已經被放逐到了音樂產業的邊緣,吉米-約文居然還能通過這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