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設問,讓趙宥真再次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十七歲的自己,遇上現在的韓易,會是怎樣的結果?
會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爆炸。
不懂分寸、不知收斂、無所顧忌。
對于這個年紀的女孩子來說,愛是沒有邊界的,是無限膨脹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是可以沖破一切規則和界限的。對于她們而言,戀愛并不需要教科書式的規范,因為所有人的感情觀,都是在一次次跌跌撞撞的試探中塑造定型的。
在人生的這個階段,她們所處的環境充滿了安全感。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去喜歡一個人,也可以毫無顧慮地放下一個人,因為她們知道,無論如何,她們總能從傷痛中重新站起來,生活中總有再來一次的機會。青春本就充滿了反復與試探——戀愛就是她們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之間的一場無所畏懼的碰撞。
這個年齡段的愛情,是為了感知更多的自己,為了在情感中摸索出什么是心動,什么是失落,什么是成長,什么是責任。就算受傷了,跌倒了,也能從中汲取到新的力量,再站起來繼續走。她們的世界,會在一次又一次的試錯中,不斷地擴展與完善。
換句話說,青少年時期的戀愛,就是人生這場游戲給新玩家提供的限時刪檔內測。你可以把游戲玩成pve,也可以把游戲玩成pvp。可以一對一,也可以一對多。可以癡戀,也可以多情的移情別戀。可以無限制地開心、難過、歡笑、滿足、空虛、恐懼、堅定、迷茫、詆毀、中傷……你可以盡情地揮灑游戲賦予你的每一種天賦和每一個技能,把它們用在對方身上,不管結果是好是壞。
因為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
在正式被認定為“成年人”之前,絕大部分可笑的荒唐,都可以被原諒。
但如果把這些荒唐,帶到成年人那個規則森嚴,所有人都帶著鐐銬行走的現實世界里,像鐮刀一般天真地四處揮舞,試圖斬斷所謂的枷鎖……
“即使你不為麥蒂考慮,也應該為易易考慮一下。”徐憶如無比嚴肅地沉聲說道,“任由她這么胡鬧下去……到最后,受傷最深最嚴重的,只會是你喜歡的那個人。”
“易不會讓自己陷入那樣的境地。”趙宥真緊抿嘴唇,“如果他真是值得我喜歡的那個人,他就知道該怎么處理好這些問題。”
“到現在你還不了解他這個人嗎?”小如的聲線里帶上了幾分急迫,“如果他沒有告訴過你,那你……算了,我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愿意跟你講。但是,他這個人從來就不懂得怎么拒絕……他總是覺得拒絕就是傷害,根本不會去考慮不拒絕的傷害會不會更大。”
“我知道啊。”宥真眼眸閃爍,“他不想成為他爸爸那樣的人。所以什么事情都反著做……完全的極端對照。”
“……看來他真的跟你講了不少喔。”徐憶如幽幽地吐出了這么一句,“既然如此,那你就更應該明白,麥蒂這種不知進退的小姑娘,會對易易造成多大的傷害。”
“只用年齡評判一個人是不公平的。”趙宥真還在為自己的藝人辯解,“麥蒂雖然只有十七歲,但她所經歷的那些東西,很多……不對,是絕大多數三十多歲,甚至四十歲的成年人,都沒有經歷過。一半都不可能有。她比你想象得更加成熟,小如。”
“不,你錯了。十七歲就是十七歲,沒有任何定語能改變這個狀態。”
徐憶如固執地再度出聲反駁。
“而且,正是因為她經歷過那些東西,所以她比你想象得更加幼稚。好好想想吧,我的宥真姐!她是好萊塢的明星,社媒追蹤數過千萬的大明星!她的一舉一動都有人謾罵,也有人包容。再正確的言論都會激起負面反應,再荒謬的行徑都能獲得同情和辯護。你做這一行的時間不久,我也只是因為易易的存在,才能在行業邊緣窺視一下,但是我不相信你沒有覺察到這種現象——”
“看看賈斯汀-比伯,之所以他會做出那么多出格的行為,犯下那么多嚴重的錯誤,不就是因為不管他做什么事情,得到的反饋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嗎?愛他的人繼續愛,恨他的人繼續恨。長期生活在這種道德標準和對錯界限都如此模糊的世界里,他怎么還能維持正常的是非觀呢?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