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阿斯頓-馬丁看起來是一個非常時尚、非常新潮的品牌,但它實際上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即1913年成立的……是啊,對吧我第一天在這里接受工作培訓時,聽到這件事情也感到很震驚。”
“換句話說,阿斯頓-馬丁早在法拉利誕生的26年前就開始生產汽車,我們在恩佐-法拉利決定組建車隊的六年前就參加了法國大獎賽,而當法拉利為其第一款車型125s苦苦掙扎,并僅僅生產了兩輛成品時,我們已經建立了第二個王朝——大衛-布朗王朝。”
阿斯頓-馬丁貝弗利山分店另一側的庭院空間也顯得很是局促,密密麻麻擺放著七臺新車,一輛挨著一輛,兩側的后視鏡距離彼此不過寸許。
頭頂是黑色的遮陽棚,幾步之外是貝弗利市政服務的垃圾桶,對面是爬滿整個墻壁的常春藤,常春藤后面就是私人民居。洛杉磯就是這樣一張城市規劃極其糟糕的大餅,而貝弗利山的寸土寸金,也總是體現在這類最突兀,也最不合時宜的細微之處。
此刻,奧斯汀-戴就站在那個垃圾桶前面,跟候在他身旁的兩個助理一起,盡可能擋住這有礙觀瞻的物件,以保證兩位貴客的體驗不被跑車之外的東西所影響。
“聽起來你們對法拉利真的有點癡迷。”韓易沒有壓抑自己吐槽的欲望。
“哈哈,是的,我們經常用法拉利作為比較,因為大多數客戶最熟悉法拉利,通過提供這些小故事和數據,他們也會對我們的品牌有更深的理解和欣賞。”
很顯然,這不是奧斯汀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了。利用不同的刺激來喚起客戶交談的沖動,從隨意閑聊逐步進展到深入交流,是任何高端銷售專家的必備技能。
“現在,你能看到很多阿斯頓-馬丁最漂亮的汽車都帶有db這個前綴——db,正是大衛-布朗的縮寫,那位1947年收購了阿斯頓-馬丁,又在一年之后收購了拉貢達的哈德斯菲爾德商人。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阿斯頓-馬丁是一家產量很小的跑車制造商,戰前最高的年產量,是1937年的170輛汽車。布朗入主之后,致力于幫助阿斯頓-馬丁轉型成為規模以上的汽車供應商,而他達成這一目標的方式,就是推出db系列。”
“經過三年的概念車試驗之后,1950年,阿斯頓-馬丁推出了第一款大規模量產車型,db2。由.賓利先生設計的拉貢達2.6升直列六缸發動機,搭配上阿斯頓-馬丁最引以為傲的車身結構,這款車型在很多方面,都為未來的型號沿革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模板。雖然db2只生產了410輛,但對于小小的阿斯頓馬丁來說,這數量已經很多了,充分幫助布朗證明了他作為富有遠見的新一代領導者的價值。”
“隨后的十多年時間里,阿斯頓-馬丁一直在按部就班地推出新型號,db2/4、dbkiii、db4,然后就是最著名的db5了。”
“那輛詹姆斯-邦德車,對吧”韓易問道。
“是的,詹姆斯-邦德車。”奧斯汀笑著點點頭,“如果說有一輛車可以定義阿斯頓馬丁,那就是它了,db5。你們知道嗎,很有趣的是,據說,康納利飾演的邦德,原本應該駕駛的是一輛捷豹e-type,但捷豹希望電影制作公司買下這臺車,而不是免費提供給他們。最后,米高梅給阿斯頓-馬丁打了電話,db5就此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之所以會給你選阿斯頓-馬丁,其實就是因為這個,寶貝。”依舊緊緊挽住韓易手臂的宥真拍了拍對方的胸口,“db5、詹姆斯-邦德,和《金手指》。”
“肖恩-康納利就是最好的邦德。”奧斯汀深表贊同。
“什么意思”韓易歪歪嘴角,沖宥真露出一個疑惑的神情,“你是想讓我成為詹姆斯-邦德,還是覺得我渾身上下有哪個地方跟肖恩-康納利能沾上邊”
“我是覺得,比起美國來說,英國好像更適合你一些。”宥真答道。
“英國更適合我”
“你身上有一股那種……說不上來的小感覺。”
“聽起來好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