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2016年嘻哈樂壇的,無疑是trap和咕噥說唱這兩大標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韓易音樂事業群里的兩位rapper——跟uta簽下演藝合約的desiigner,以及與瀚音樂有360度全約在身的lilyachty。
這兩位新人,憑借著乍眼一看難以理解的歌詞,獲得了預料之外的巨大成功。
desiigner的《panda》連續拿到兩次單曲榜冠軍,而lilyachty的《brooli》,現在都還掛在單曲榜第五的位置上。
這樣的熱度,讓lilyachty成為了瀚音樂為數不多的幾個,今天沒有在斯特拉黛拉路864號出現,為老板慶生的藝人之一。他11月10日剛跟raesreurd在舊金山的沃菲爾德劇院結束了北加州地區的巡演,目前正在馬不停蹄地趕往亞利桑那州,11月12日,他們將在鳳凰城東部的衛星城坦佩開演,11月13日去圖桑,演完之后凌晨坐巡演巴士連夜趕回洛杉磯,完成11月14日在thenovo劇院的演出……
場次開得如此密集,巡演的門票依舊一票難求,lilyachty現時在嘻哈樂迷群體里的強大號召力,可見一斑。
當然,他的巡演搭檔raesreurd也有盡他們自己的一份力。由著名制作人mikewillmadeit操刀,raesreurd演唱的《bckbeatles》,同樣屬于trap和咕噥說唱,上周已經沖到了公告牌單曲榜第22位。
咕噥說唱的熱門程度,可見一斑。
雖然用peterostagra上攻擊lilyachty的話來講,咕噥說唱的腔調,跟“雨天里吸泥巴”沒有太大分別,雖然韓易自己其實也很認同這種評價,但這并不代表他會跟錢過不去,會跟幫助瀚音樂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的潮流大勢過不去。
既然這個時代喜歡咕噥說唱,那他就把咕噥說唱給推廣到極致——反正他也不太在乎嘻哈文化到底該朝哪個方向前進才算是良性發展,咕噥說唱又是不是會荼毒一代歐美年輕人的有害產品。
畢竟,這是歐美社會自己用耳朵投票推選出來的熱門趨勢。事實上,整個所謂的西方流行文化,不就是在一堆煽情主義、體驗主義、主題夸張,并且以消費者購買欲望為導向的廉價垃圾上面堆積起來的嗎?
二十世紀早期,用聳人聽聞的標題吸引讀者的低俗雜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隨著有線電視臺的崛起而流行起來的《菲爾博士》、《杰瑞-斯普林格秀》,以及他們的繼承者《與卡戴珊同行》和《貝弗利嬌妻》,這種“垃圾電視”的象征。再說到世紀之交,以《bj單身日記》和《穿普拉達的女王》為代表的“小妞文學”……這些東西,在藝術價值方面,又能比咕噥說唱高到哪里去呢?
所以,在要求團隊著力推廣《badandboujee》時,韓易壓根就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非要說的話,他反而覺得自己是在幫咕噥說唱正名,畢竟《badandboujee》的整體質量,在這個領域已經算是相當精良了。
兩組歌手liluzivert和migos,都是未來對嘻哈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的重要人物,歌曲的幕后制作人metroboo,更是談論當代說唱音樂時繞不開的一個里程碑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