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十年前大家就制定好了搬運海洋之神權杖的方法。
修建運河挖掘出來的泥土固化成大塊大塊的方磚,搬運過來,堆放在權杖四周。
八位蟲王合力,控制著,收回權杖蟠踞地底的56條觸須,蛛絲繩捆綁頂部,合力拖拽,令權杖稍微傾斜。
派工蟻上前挖掘土石,一點一點地將權杖放倒,放平。
地面土石二次加固。
派小工蟻在海洋之神權杖下方鉆洞,龍柏以金屬系流金能力,將早就準備好的大塊大塊的金屬鐵液化,穿過這些孔洞,灌注形成船的底座骨架。
亮榿甲王為首的魔鐵幽甲部族戰士以種族能力魔鐵賦能初次強化。
墨蘭以神紋能力金河砂進行二次加固強化,同時以土金雙系的神紋能力重金弧墻對泥土進行加固。
一番修整,細心雕琢,一艘半沉地下的,長度150米,寬度30米,以土石為壁,金屬鐵為骨的超高強度的巨船建成。
海洋之神權杖剛好就躺在船底。
反復檢測,確認平穩。
挖掘清理周圍泥土,挖通河道,注入海水測試。
巨船成功載著海洋之神權杖離地而起,漂浮水面。
所有擅長金屬系和土系能力的蟲族戰士登船,一齊發動控制能力,推動著巨船航行駛出運河,進入海域。
破浪疾馳,直奔海岸港口。
鯊魚彎,有一條名為娑的大江入海。
戰爭時候,波樹灣聯盟就通過這條大江,木材制作的船向下游運送生鮮食物。
運載海洋之神權杖的巨船順著大江,逆流而上,來到名為黑櫻山的內陸港口。
港口處也早就挖好了一條通往陸地的運河。
巨船深入陸地。
圍堰,注水,抬高。
填土,排水,加固地基。
一番操作后,海洋之神權杖被運上了陸地,且高于地面。
動用金屬和土石能力改造,將巨船改造成一輛長度120米,兩側各40個巨輪的超大型石板輪車。
四百萬蟻族大軍在前方修一條寬闊、筆直且足夠堅硬的道路。
遇山開山,遇水修橋。
覺醒力量系天賦的蟲族戰士用蛛絲繩牽引拖拽,覺醒土系和金屬系能力的蟲族戰士在后方以控制能力推動。
巨型石板輪車一點點地向前挪移。
冬去春來。
炎炎盛夏。
輪車穿越丘陵,山脈,跨越森林、荒漠,終于抵達目的地墨蘭山
墨蘭親自考察后,正式命名的,海洋之神權杖的理想扎根地。
常年干旱缺水,方圓二三十公里都是亂石和荒地,權杖無法控水戰斗,不適合生命生存,但原力豐度頗高。
到達指定地點,同樣以堆土的方法,一點一點將海洋之神權杖抬高,立正。
重啟56條根須,扎根抓地。
確保屹立不倒,再清除周圍堆土。
重新設計,在權杖下修建臺階、廣場、圍墻、進出大門。
耗時大半年,全部搬移工作完成。
這期間,搬運的途中,龍柏和一眾首領也商量好了永久使用名額的事情。
優化使用規則
海洋之神權杖半徑100米,劃分為內外兩層。
內層臺階,專用于領悟海獸吞噬和瀠。
外層廣場,專用于領悟海魂和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