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白菜燉粉條吃得大家都很盡興,就連顧嶼衡額角也吃出了薄汗。
待吃得差不多,蘇楚箐站起來盛了碗湯,奶白色的湯里不見肉,卻飄著三兩個肚大皮薄的餛飩。
劉嬸用勺子攪拌好幾下,有些疑惑道“你說這是鯽魚湯怎么連魚肉都沒看見”
聞著香是香,但劉紅霞年輕的時候被魚刺卡過喉嚨,后來就一直對煎魚、魚湯之類的吃食心存芥蒂。
劉紅霞嘖嘖稱奇,“還有這湯奶白奶白的,乍一看還以為是碗牛奶。”
蘇楚箐還想繼續盛,顧嶼衡已經從她手中接過湯勺,蘇楚箐便交給他,坐回原位。
倆人之間的默契當事人可能感覺不出來,劉嬸卻是看的一清二楚,心里樂樂呵呵,對蘇楚箐的擔憂是徹底放下了。
小兩口現在好著呢
“我也是跟著別人學的做法。”
蘇楚箐趁熱喝了口湯,鮮美的濃湯沿著食道流進胃里,不僅消除肉菜的油膩感,還讓整個人發熱,有種別樣的舒坦。
“做法也不難。新鮮鯽魚收拾干凈,晾干后入油鍋,全程中火煎,這樣倒入開水煮出來的湯就是細膩的奶白色。下午買的鯽魚瘦,刺多肉少,我怕孩子們不好吃,就用漏勺壓碎,過濾出骨頭,肉全融在湯里了。”
鯽魚的營養價值很高,本草經疏中就寫道“鯽魚調味充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
蘇楚箐喜歡喝湯,但也不愛吃魚,湖魚海魚一樣也不吃,師傅為了哄她,便想出這么個法子。
供銷社賣的魚瘦倒是真的,擺在外面的都半死不活,要是沒些門道,好魚早就被門市部里的那些人自己瓜分了,所以劉紅霞平日里鮮少在供銷社買魚,抵不過老李嘴饞,就托鄉下哥姐捎點帶來城里。
但聽完蘇楚箐的做法,劉紅霞還是暗自咋舌,這也太浪費了,但好吃也是真的。
坐在蘇楚箐身旁的顧嶼衡都沒心疼,劉紅霞也不會自討沒趣,一邊夸贊蘇楚箐手藝好,一邊樂呵喝湯。
“也就你有時間搗鼓這些,我家這倆頑猴,別說幫忙,別煩我都謝天謝地。”
不出意外,一頓飯下來,大家都吃撐了。
就連顧嶼衡都比平日多吃一碗米飯。
剩下的菜,蘇楚箐幫劉嬸打包給李教授帶回去,免得她晚上回去還要開火。
蘇楚箐送客,站在大院門口與劉嬸寒暄。
屋里,顧嶼衡默默接過收拾的活,拿著抹布將廚余垃圾抹進垃圾桶,等蘇楚箐關上大門,轉過身,透過半開的玻璃窗,便看見他身形高挑精瘦,穿著黑色的高領羊毛衫和小一號的圍裙,卷起袖口,露出肌肉線條明顯的小臂,一絲不茍地將桌子的邊邊角角擦干凈。
晚上a市刮起了北風,泛黃的梧桐葉窸窣,院子里還彌留著未完全散開的飯菜香。
屋內男人側臉輪廓分明,嘴角習慣性地下壓,散發著一種冷靜沉著的氣息。感受屋外打量的目光,他抬眼,緩緩看過來,偏棕的瞳孔在暖色燈光下粲然若琉璃。
四目相對的剎那,蘇楚箐突然在這個時代有了家的實感。
“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