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有些苦惱,如果是技術上的問題,他還能修正,可意志信念上的問題,這玩意可不是他的領域。
“司馬仲達,記錄一下,回去轉達給賈文和,讓他想辦法解決去吧,這東西是你們的領域,大概也只有他現在能解決這種問題了”
韓信一邊命令飛熊突擊,一邊扭頭對著司馬懿說道。
“喏”司馬懿也明白韓信的意思,他倒是沒想到,飛熊居然會存在這種問題。
飛熊在很久很久以前,指的是會飛的熊,是董卓、李榷他們對于飛熊的理解,也是大老粗士卒們對著飛熊的理解。
但是伴隨著董卓等人相繼死掉,飛熊的人也漸漸融入了星漢,學到了知識文化。
飛熊,就變成了插著翅膀的老虎。
傳聞姜太公就是飛熊之命,周公解夢謂“虎生雙翼為飛熊”,后因以“飛熊”指君主得賢的征兆。
這個算是李儒當初命名的本意,不過李儒后面發現了不對也沒去更改,畢竟都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東西了。
這些東西總歸是個理解,既然士卒們理解它是插著翅膀的熊,那他就是插著翅膀的熊。
然而現在,新舊的觀念在飛熊身上得到了割裂,甚至于他們自己都沒有發現了,直到韓信將意志導出才發現了這一點,意志的投射是不會騙人的。
飛熊自己內部都無法達成統一的信念,還談什么終極一躍。
說完飛熊的問題之后,韓信就注意到了,在沖入對方陣型后,飛熊軍團的兩翼出現了一群高速的輕步兵。
“霍持劍銳士”
韓信說話的功夫,這一群玩意就變成了殘影,以閃爍的姿態朝著飛熊發起了圍剿。
因為靠近韓信軍陣的緣故,這些告訴高速輕步兵頭頂上迅速幻化出一把把利劍,就像是長劍組成的洪流一樣朝著飛熊淹沒過去。
飛熊的殺傷力是很強,不過對上專門用來破防殺伐的銳士,似乎變成了最強的盾與最強的矛之間的直接交鋒。
不過這又不是現實,他們身上的盔甲全部都是天地精氣顯化的產物,指望這玩意擋住銳士的劍,還不如指望鐵騎靠著肉身崩斷銳士的劍呢。
不過銳士這玩意雖然厲害,但是之所以被淘汰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在這種大家裝備沒有代差的情況下。
“箭雨覆蓋洗地”
長水營版本的爆破箭在韓信的加持下,從弓箭手軍團中高速射出,戰斗當中改個天賦效果,對于韓信來說完全不算事,爆炸范圍直接覆蓋鐵騎周身。
一波箭雨砸下去,鐵騎和對面的蒙古鐵騎屁事沒有,兩個銳士軍團瞬間被蒸發。
長水營對付這種高速脆皮,簡直就是無雙割草。
看著對面陷入沉默沒有連鎖反擊的北歐大軍,韓信不屑地撇撇嘴,半天白擔心了,他還說對面能繼承軍神幾成實力呢,就這個狀態,韓信一只手都能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