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還悻悻的準備造勢的第九部的千夫長愣了一下,旋即不可置信的看著恭謙的魏延,眼神透露出來的信息十分的明顯;都這種時候了,你還有心情在這閑聊不成
轉而王耀,卻是饒有興趣的看了魏延一眼。
對于這種非英雄,但在歷史上卻十分有名的人物,王耀早已見怪不怪了,他只是覺得,像這類歷史人物,雖然不是英雄,但卻明顯比那些只會喊打喊殺,機械式的服從命令的小兵更具有卓越才能,比如像同為千夫長的馬超,他也是這類人。
于是王耀反手作揖道“我也只是僥幸而已,論資排輩,我們上路軍團里有很多小兵都比我有資格擔任千夫長這個職務,當然,有些小兵卻不盡然。”
似乎聽出了話語中的酸味,第九部千夫長一張臉頓時漲成豬肝紅,正要發作,魏延卻率先笑道“耀兄弟真會開玩笑,我相信軍師大人之所以提拔你上來,肯定是有原因的,想來你必定有我們所沒有的異稟才華。”
頓了頓,魏延又繼續說道“不過實際上,我多少還是有些疑問,為什么你要建議我們守在防御塔里呢這似乎不符合我們小兵的標準行為。”
魏延穩重成熟的言談舉止,讓王耀不由得心生好感。
實際上,王耀之所以把上路的兵線堵在防御塔內,是因為他相信,這個時候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佳的選擇。
其他兩路的情況具體怎么樣,王耀并不清楚,但王耀知道,在上路這邊,吳國的兵線之所以遲遲沒有出現,很可能是作為主力英雄的孫尚香不在的緣故,至于原因,或許是孫尚香真跑去下路見劉備去了所以在這個時候,王耀面對的敵方英雄應該就只有大喬一個人而已。
而大喬作為名副其實的輔助英雄,攻塔肯定不是她的強項,于是王耀猜測,吳國的兵線應該在外面埋伏,就等著蜀國的兵線自己出去了,畢竟平原戰,總比頂著防御塔的攻塔戰要更輕松,只要在外面解決了蜀國的兵線,那么吳國攻取蜀國的第一防御塔也就輕而易舉了。
這跟帶兵線推塔是一個道理。
所以,守也好,躲也罷,甚至被說是怕死懦夫也無所謂。戰爭到了現在,比的已經不是力量,而是看誰更有耐心,況且
“我們的英雄已經外出十七天了,現在應該在回援的路上,所以在時間上我們更為有利,時間拖得越久,吳國越沒有勝算,既然如此,我們何必白白犧牲小兵們的生命呢”王耀道。
“原來如此。”魏延沉思了片刻,點了點頭“耀兄弟分析得很有道理,我們第十三部隊愿意配合你的安排。”
“謝謝你的理解。”王耀輕笑著點頭回應。
而在一旁早就懵逼的第九部千夫長怔怔的看著魏延倒戈,半晌后,才氣急敗壞的大罵道“魏延,沒想到原來你也不過只是一個貪生怕死的懦夫而已”
“我覺得耀兄弟的說法很有道理,這個時候,我們確實沒有必要出去白白送死。”魏延冷靜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