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由于商鞅卓越的戰略眼光,也是第一個站出來的主戰派代表人物,所以在初步穩定了整體軍心之后,在完全沒有嬴政特赦的情況下,群龍無首的玄雍軍團,便自然而然的集體默許了商鞅作為他們的最高總指揮。
這是至高的榮譽,也是最重的重擔
商鞅抬頭看著烏云密布的天空,回想起從軍以后,這三年來的生生死死,以及當下的重任,也不由得為之感到驚心動魄。
然而商鞅已經沒有時間沉浸這些了,因為此刻他那并不算健碩的身板,已經承擔起了國家興亡的重擔,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進一步加強駐守在高地的兵力
“目前高地內,上、中、下三路軍團的總兵數為;12萬,其中,魔法部隊2萬,重甲炮車部隊1萬,步兵9萬”
己方兵力太少了
商鞅在聽完一位千夫長的匯報后,沉默了大概十秒,便用著低沉而有力的聲音下達了第一道軍令
“立刻派出通訊兵,以皇帝陛下的名義,征調大后方那些駐守在各個重鎮的所有軍團速來支援高地,記住,是所有,包括了那些非正編的預備軍各重鎮在接到命令后,必須立刻出發,不得耽誤片刻,違者立斬”
因個人抱負所致,商鞅平時私下是有關注玄雍國內的布防的,而按照他的預估,如果征調順利的話,那么后方預估將會有37萬的預備軍在兵源不斷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守住高地就不是什么問題了。
但是這還不夠。
于是在短暫的思考后,商鞅又下達了第二道軍令
“上下兩路高地,即刻進行布防,依照兵種的排序,依次為;1萬盾牌兵在前,2000魔法女兵居中,500輛炮車殿后,除此之外,軍團內所有的士兵,包括剩余的7萬盾牌兵,1600魔法女兵,9000輛炮車,全部都依照上述要求在中路高地進行布防”
很顯然,在極其有限的兵力調度上,商鞅“厚此薄彼”,幾乎將僅剩的全部兵力都投入到了中路高地。
但這倒不是說商鞅偏心,而是因為商鞅戰前就已經關注過,此次的峽谷戰爭,雙方英雄基本是在中路的前線戰場展開鏖戰的,而照此推論,敵方的英雄,包括大規模的攻城兵,必定也會就此沿著中路向著高地而來,所以中路高地重兵把守倒也是無可厚非。
不過必須說明的是,在此之前,商鞅從未帶兵打過仗,但從一番言簡意賅的作戰指揮中卻不難看出,他排兵布陣很有一套,對于峽谷的戰爭,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以上,顯然都要得益于商鞅平時在私底下都有暗自“補習功課”,盡管只是區區一個小兵,但他卻有著建功立業的野心跟志向,并且時刻為此而做著準備他博覽群書,曾仔細鉆研過峽谷地形不然當初也不會淪落到跟著熒玉在野區迷路了,也經常會捏一些小泥人用于模擬士兵常常因此被除熒玉之外的所有小兵嘲笑,借此去模擬一場大型的峽谷戰爭,也比所有的千夫長們,甚至比玄雍的英雄們都更為密切關注戰場的動態變化。
正是因為懷揣著夢想,在日積月累的沉淀中,才造就了今天商鞅的強大,雖只是一介小兵,但卻有勇有謀,膽識過人
所以說,夢想還是要有的,不然怎么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呢
當然了,商鞅也并不只是一味的做些讓士兵們刮目相看的事情,他也做了一些讓士兵們都為之感到震恐膽寒的決定。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