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泰心里也是委屈至極。
他當然明白這些試卷之中,大部分都是說些不著邊際的話語。
可他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考生早已習慣了作習八股文,今年會試突然給他們來這么一下,能有幾人不懵逼?
能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已經算是不易了!
也因此,李廣泰只能瘸子里面挑將軍,挑選出了這二百三十八份考卷。
要知道,往年錄用的士子,都是三百人左右,今年相比往年,已經算是少了很多。
可是就這,張凌陽還是不滿意。
其實論起文筆,這些試卷中最差的一份,只怕張凌陽也寫不出來。
畢竟,和古人比寫古文,與尋死又有何異?
但耐不住張凌陽的閱讀能力還算不錯,自然能分得出試卷內容的好壞。
也是因此,張凌陽才會生出這么大的火氣。
一時間,養心殿內靜若寒蟬,沒有一個人敢發出聲音。
長嘆一口氣,張凌陽又坐回書桌前翻閱起試卷,想從中尋找出來幾份還算不錯的試卷。
當然,這次不是隨便亂翻,而是按照李廣泰列出的考生名冊一一翻閱。
第一名是來自豫南的舉子朱陽無疑。
對于朱陽的試卷,張凌陽也是極其滿意。
故而,張凌陽又看了一遍朱陽的試卷,便命孫勝將第二名的舉子周暢的試卷翻出來品閱。
國朝以來,圣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文章里的意思,無非是說,大周是君王與士紳共同治理天下的。雖然說現在國庫入不敷出,然而天下卻日漸康平。皇上您老人家只需要垂拱而治,安坐于廟堂之上,剩下的事情交給下面的士紳辦就可以了……
看著試卷上的內容,張凌陽恨不得在這個周暢臉上糊一把爛泥。
不過說實在的,這篇文章寫的倒是條理分明,文采斐然。
但屁股卻徹底歪到了士紳那邊。
張凌陽堅信,像周暢這樣有才華的人一旦成長起來,將來肯定會成為大周進步的絆腳石。
故而,張凌陽便想將這個周暢的名字從名單中給劃掉。
剛拿起筆,張凌陽便又改變了主意。
嘴角一撇,張凌陽臉上出現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便放下了筆,繼續翻閱后面的試卷。
又翻閱了一會兒試卷,張凌陽實在沒有看下去的**了。
起身,活動了一下身子,張凌陽轉身看著李廣泰說道:“就按照李愛卿所列的名單向外公布吧!”
“臣遵旨!”
會試之后自然是殿試。
通過了殿試之后,這些士子方才成為進士,進而做官。
而殿試的題目,張凌陽也是已經想好。
張凌陽心中已經打定了主意,以后科舉不再用八股文取士。
也因此,接下來殿試的考題也是與實務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