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法蘭西外交部的不少官員都對富庶的大周十分向往,挖通了心思想要說服上面的大佬派自己前往大周。
可大周到底風土人情不同于歐洲,如果他們在大周惹禍了,亦或是犯了不該犯的忌諱,那結果可就糟糕了。
所以即便駐大周大使人選的競爭十分激烈,常年來往于大周與法蘭西之間的皮埃爾還是毫無爭議的成為了法蘭西駐大周大使的不二人選。
“大周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一見到皮埃爾,洛浦諾夫就問道。
對于富庶的大周,洛浦諾夫也是早有耳聞,說心里不希望早些見識到大周的異域風情,那是假的。
“那是一個文明、富庶的國家!”皮埃爾的話語中充滿憧憬,最后還補充道:“比之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富庶、文明!”
“有那么夸張嗎?”洛浦諾夫心里犯酸道。
“等到了大周你就知道了!”皮埃爾不以為意的哂笑道。
就如同后世不少的國人在面對歐美時略顯自卑一樣,在面對大周的時候,皮埃爾也是略顯自卑。
皮埃爾羨慕大周的富庶,更羨慕大周的文明。
與大周相比,此時的歐洲可以說是一塊野蠻之地。
也許,歐洲的工業十分先進,可在政體上,歐洲卻是十分落后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大周那邊就開始實施了文官制度,可在現在的歐洲,依舊是貴族當道。
而貴族本身,其實沒有后世夸的那么好聽,這個時代,他們在普通百姓心目中就是野蠻的代名詞。
這也是為何那么多歐洲各大學院的專家、學者愿意不遠萬里前往大周的原因所在。
因為在大周,他們確實感受到了那里的文明、禮貌。
“大周不僅富庶、文明,且那里的人們舉止優雅,一言一行,都是說不出的美感。且他們待人接物也極有規矩,衣著也十分華美,特別是大周的南方,風景如畫,去只是在那里待過幾天,就有愿意一輩子呆在那里的想法了。”
描敘大周的時候,皮埃爾眼睛中神采奕奕,好似身在天堂一般。
“又你說的那么夸張嗎?”洛浦諾夫詢問,“難道比巴黎還要漂亮?”
巴黎是歐洲公認的最漂亮的一座城市,所以洛浦諾夫才會有此一問。
皮埃爾不以為意的撇了撇嘴,說道:“巴黎放在大周,也就跟一座小縣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