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臨走之際,自然是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一車車的從行宮跟著拉了出來,送到這些人的家中。
原本張凌陽是想給這些族人美人賞賜幾畝薄田的,不想后面的徐太后及王皇后等嬪妃知道了這事兒之后,覺得自己身為老趙家的當家祖母、當家兒媳,自然要對老趙家的族人有所表示,于是就賞賜下去一些金銀及綾羅綢緞,其他嬪妃見此,無論是出于什么目的,也紛紛捐獻了一些東西。
就這么一而翟,再而三,后宮拉出來的東西已經裝滿了十多車。不過所幸,誰也沒有拿出什么貴重的東西。
也因此,張凌陽知道這件事情之后就沒有從中阻撓。
畢竟說到底,這些人都是‘自己’的族人,賞賜給他們一些東西也是應有之意。
就是在現代社會的農村,村里的族人誰家有個紅白喜事,族人們也都會過來幫忙,更別說宗法大過國法的古代社會了。
在古代社會,即便是那些達官顯貴,誰家沒有個十幾、二十幾房的親戚要靠他們過活?更別說是皇家了!
所以即便張凌陽身為帝王,如果對族人見死不救的話,也會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的。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五六年的時間了在,這一點,張凌陽還是明白的。
金銀珠寶到底不能當飯吃,張凌陽明白這一點,所以還是按照之前的想法,命小福子賞賜給這些‘族人’每家五畝薄田,也能讓他們的日子過得寬松一些。
在徐州又多待了幾天,這些天,張凌陽親自去了一番自己的窮親戚家,不過親眼目睹了他們的房屋之后,張凌陽心里明白,雖說這些人還盯著皇家族親的名號,其實說到底,日子過得與普通百姓強不了幾分。
徐州是老趙家的祖籍,也是中原地區著名的軍事要地。
如同中原其他地方一樣,徐州百姓的日子也不好過,都苦巴巴的,所以張凌陽直接下旨免除了徐州百姓三年的稅賦。
這種事情自然無人反對,別說眼下張凌陽身邊沒有大臣跟著了,就是有大臣跟著,也沒有人敢出來反對了。
皇帝不時免除一下家鄉的稅賦,不止是在大周,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早就成為了一種慣例。
本朝太祖之時,更是直接下旨免除了徐州所以稅賦,直到太宗皇帝登基,才開始向徐州攤派稅賦,不過太宗去世后,高宗皇帝又下旨免除了徐州五年的稅賦。
如此反復,到了泰安年間,徐州百姓的稅賦不時被減免,也就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
所以在張凌陽下旨免除徐州百姓三年的稅賦之后,也就無人感覺到驚訝。
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誰會感到驚訝?
除非腦子有病!
在徐州一共呆了不到十天的時間,除了吊唁皇陵,設宴款待族人之外,張凌陽就是走訪了幾家百姓,期間并無其他的事情發生。
十天之后,龍舟繼續南行,終于在七天之后再次抵達江南的北大門揚州。
也許是上一次江南之行留下來的陰影,也許是身邊有徐太后、王皇后等人跟隨,這一次,張凌陽并沒有行什么荒唐之舉,只是在揚州呆了五天的時間,就趕赴江蘇首府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