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時朝廷同意了冊封其為高麗國君,可其在繼位之后卻參保不仁,大肆屠戮宗室子弟,并且還強行玷污先高麗國君的嬪妃。
當時這件事情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最后朝廷得知此事之后,下旨廢除其國君之位,可這位高麗國君卻是負隅頑抗。
好在我大周天師兵強馬壯,出兵高麗之后強行鎮壓了這位國君的暴政,這才還高麗國一個安定的局面。”
“可那位高麗國君只是特例!”御史言道,“誰敢保證緬甸國君上書的那個宗室子弟就是高麗國君那般的人呢?”
鄭永基不以為意的笑道:“可你也不敢保證緬甸國君保舉的那人不是這樣的人不是?”
說到這里,鄭永基向張凌陽說道:“陛下,微臣之所以言及百年前高麗之事,并非其他。而是想說明一點,當年繼承高麗國君之位的乃是國君的親侄子,他尚且如此。
而今的緬甸茍活的宗室子弟,早已出了五服,只怕對緬甸國君嫡系一脈更是無親情可言。
一旦這位緬甸的宗室子繼承了緬甸國君之位,極有可能會對緬甸國君的嬪妃不利。如果這樣的事情爆發,無論是對緬甸王室,還是對我大周朝廷,甚至對陛下的名聲,都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那首輔大人以為該當如何處置?”御史問道:“現在緬甸王室嫡系一脈無男丁存世,如果儲君之位長期高懸,只怕未來緬甸局勢還將有所動蕩。”
“老夫的意思?”鄭永基嗤笑一聲,而后向張凌陽鄭重一拜,言道:“微臣請陛下割愛!”
“鄭愛卿這話是什么意思?”張凌陽‘糊涂’道。
鄭永基道:“微臣請陛下割愛,從眾皇子中挑選一人繼緬甸國君之位,徹底消除緬甸未來可能面臨的隱患。”
“這……”張凌陽‘猶豫’道:“鄭愛卿,只怕這樣有些不合適吧?緬甸雖然是大周的藩屬國,可也只是藩屬國而已,如果朕下這樣的旨意,只怕緬甸群眾不服,到那時,朕該將如何是好?”
“啟稟陛下,微臣認為,雷霆雨露俱為君恩。緬甸既然是大周的藩屬國,自然應當遵從陛下的旨意。
現在緬甸國君行將就木,如果陛下此時不下旨意,難不成想要讓緬甸民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亦或者說,是陛下太過關愛諸位皇子,不舍得其離開自己身邊?
可是陛下,為了緬甸萬千百姓生計,為了我大周朝廷的威儀,還請陛下割愛!”
“可眾皇子還都很年幼,只怕無法處理國事!”張凌陽‘推脫’道。
“微臣以為,陛下只要肯割舍父子之情,其他的事情都是些旁枝末節。”張凌陽言道,“陛下大可以先行為諸位皇子任命一批屬官,先派其赴任緬甸。
待諸皇子成年之后,陛下再將皇子派去緬甸,不就兩全其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