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開通川蜀通往關中的道路,就需耗費三十萬的民力,那開通川蜀通往緬甸的道路,耗費的民力自然會更多,而且耗費的時間也會更多。
還有一點就是,即便這件事是由川蜀巡撫主導,可其中畢竟還牽扯到云南、貴州兩個行省的利益,他們之間會不會有利益沖突?
就好比云南,川蜀想要修通通往緬甸的道路,勢必要經過云南,可這項工程又是由川蜀主導,云南方面會愿意?
再說,一旦道路修通,最先受益的是云南,川蜀那些投資的商戶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耗費了無數錢財打造出來的道路,最后讓沒有一絲一毫投入的云南受益?
所以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很是不少。
不過對于川蜀總督提出的這份建議,張凌陽最后還是拿出了支持的態度。
不過前提是,川蜀和云南、貴州三者之間必須要協商好。
地方保護主義的可怕性到了二十一世紀都不能解決,張凌陽并不認為在沒有朝廷的牽頭下,三省之間有能力解決這個復雜的問題。
可張凌陽還是這么做了,并且還欽命禮部尚書曹睿為欽差大臣,前往川蜀協調這方面的問題。
細數朝中大臣,沒有人比曹睿更適合這個欽差大臣了,因為曹睿的外孫,也就是三皇子趙旭已經是緬甸國君了,雖然現在還只是名義上的。
曹睿自然更加迫切的希望川蜀巡撫提出的這項建議能夠盡快通過,因為只有這樣,緬甸才能盡快的從其中獲得利益,三皇子才能獲得足夠的利益。
可曹睿現在能做的,只是盡力協調三方之間的關系而已。因為這關系到三個行省之間的安定。
如果因為曹睿表現的太過急切的話,只怕會讓其中有些行省心中不快,甚至到后期矛盾爆發也是說不一定的。
再說,西南三省的封疆大吏又有哪一個是省油的燈?即便曹睿身上掛著欽差大臣的銜,即便曹睿是禮部尚書,即便曹睿是便宜國丈,可又有誰在乎呢?
說到官職,一省督撫的實權可要比曹睿的禮部尚書還要重。說到皇親國戚,即便曹睿是皇親國戚,可很明顯的是,三皇子以后就是事實上的緬甸國君,徹底與皇位無緣,他們又要什么可擔心的。
甚至,三皇子成年前往緬甸以后,說不定很多事情還要尋求西南幾省的幫助呢。
說來說去,曹睿也就只有身上那個欽差大臣的銜能夠威懾一下這些封疆大吏了。
其實,作為封疆大吏,這些地方督撫也是有著自己的政治野心的。能夠做到一省督撫的,他們只需再努力一步,就是未來的六部之一了。
而曹睿主管的禮部雖說實權并不大,可到底在朝為官多年,其人脈遠不是他們地方督撫能夠比擬的。
甚至,有時候只需曹睿說他們一句壞話,他們這些封疆大吏將徹底與六部無緣。
所以,只要不牽扯到自己的核心利益,他們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得罪曹睿的。
再說,如果這條還沒有開始進行規劃的道路一旦開通,他們幾個行省也都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利益,所以沒道理反對修路。
只是,現在需要協商的是,他們幾個行省需要分攤的費用是多少,每個省又要在其中出力多少,道路修通以后,獲取的利益又如何瓜分,就這么些事情。
事情看起來也很簡單,可處理起來卻很復雜,讓剛到川蜀沒幾天的曹睿頭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