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慎重考慮,泰安十四年七月,張凌陽決定在中亞的玉茲、布哈拉、希瓦、浩罕、葉爾羌五國分別興建五座兵工廠并一些基礎性的工業設施,并且修建西疆與這五個王國之間的道路。
之所以選擇這五個王國而將南部的杜蘭尼排除在外,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杜蘭尼整個國家都屬于山區地帶,那里山區縱橫,雖然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可想要在短期內修通杜蘭尼國內的道路,非得耗費大量的資金不可。
如今大周各方面的建設都需要錢,又哪有那么多的錢財耗費在一個附屬國身上?
也不是說杜蘭尼的地位位置不重要,其實杜蘭尼就橫在天竺與大周之間,地理位置又怎會不重要?
只是相對來說,短期內肯定投資中亞另外五個國家更為劃算一些。
當然,張凌陽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中亞另外五個國家的礦產資源極其豐富,無論是儲量還是品種數量上,都不是杜蘭尼能夠比擬的,所以張凌陽才決定率先投資另外五個國家。
宸安殿內,張凌陽看著軍閣提交過來的議案,又命小福子將中亞地區的地圖展看細看了一遍,最終說道:“小福子,通知軍閣,調遣西北兵團十萬大軍進入中亞五國,就按照軍閣的提議,在中亞的幾個重要據點修建軍事要塞并一應軍事設施。
另外,責成戶部調撥白銀八百萬兩給西北兵團,讓他們務必在一年之內修通西疆與中亞五國的道路。”
八百萬兩白銀其實有些給多了,這是因為西疆與中亞北部五國之間的地勢除卻極少數的幾個地方之外,大多都很平坦。
張凌陽之所以執意要撥八百萬兩白銀給西北軍團,主要是考慮到西疆與中亞五國都屬于地廣人稀的地帶,不利于大規模招收民夫。
況且,雖然之前下旨說掉十萬精兵進入中亞五國,可這些軍人主要的職責是修建軍事要塞和其他相關的軍事設施。所以張凌陽只能多撥付一些銀子,好盡快盡多的招收當地百姓。
并且中亞關系到大周下一步的關鍵,由不得張凌陽不慎重。
根據現在大周與歐洲之間的關系,張凌陽敢斷定,在未來的三到四年之內,大周與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必將上升到無可化解的地步。
因為大周的工業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現在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歐洲列強的利益,要不然歐洲各國也不會聯合起來數十倍的增加大周商品的關稅。
而且,現在大周之所以發展的這么迅速,除卻國內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天竺在為大周遠遠不斷的提供養分。
一旦天竺被大周消化完畢,未來大周為了工業原材料和市場,肯定只能從歐洲列強口中奪食。
原因很簡單,因為除卻東亞地區之外,整個地球基本上都已經被歐洲列強瓜分完了,而東亞一向是大周的后花園,大周自然不能如同對待其他地區和國家那般肆意的盤剝,所以只能虎口奪食。
要不然,等過了幾年之后,大周只能原地踏步。
而列強之間相互競爭,原地踏步就意味著后退,所以張凌陽絕對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的。
大周想要大踏步的發展,與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自然會越來越多。一旦這個矛盾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戰爭也就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