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暉盜用了自己的文章。
雖然不知道他為何能拿到自己的文章,但這個事實毋庸置疑。
難道自己身邊有喬暉的探子
不對,喬暉不可能如此手眼通天,能在皇宮中安插眼線。
而且喬暉為何偏偏要偷自己的文章他從前可是京城第一才子,隨便寫一篇都比自己這個半吊子好多了,根本沒必要啊。
難道他只是為了氣一氣自己
完全想不通喬暉所作所為是為何,卻不耽誤喬曦為此生氣。
三天后,喬曦就想到了一個能讓喬暉在眾人面前出出“風頭”的主意。
在上課前,喬曦去偏殿找到了正在喝茶的先生。
先生見到喬曦,有些意外“你是過來借那篇文章去謄抄的嗎”
對于喬曦,先生自知不好得罪。陛下親口下旨說在學堂中加一個位置,他無法拒絕。
還好喬曦不是恃寵而驕的性子。原本先生擔心他會不會在學堂中鬧事,結果這么多日了,他只每日按時來,不說話也不冒尖,相當省心。
再加上喬曦生得唇紅齒白,讓人一見便心生好感,因此先生對他的印象還算不錯。
喬曦規規矩矩給先生行了一個弟子禮,而后開口“先生,學生近日常見到陛下憂心北境邊陲之事,說是戰事頻發,國庫卻虧空許多,連糧草都無法足量供應。”
先生不知喬曦忽然提起此事有何目的,沒有貿然開口,只默默聽他繼續往下說。
“學生想為陛下分憂,但學生腦子笨,想不出什么辦法。先生可否替學生問問同窗們他們都是各地舉子中的佼佼者,說不定會有好方法呢”
喬曦言辭懇切,話語間還不忘鞏固自己的傻子人設。
先生耳聰目明,當然知曉朝廷近期的動向。
每每深秋入冬之時,北地蠻族都會蠢蠢欲動、屢屢犯禁。
御英苑既是陛下為了培養未來的官員而設立,也該讓學生議論議論政務,說不定會有官員們沒想到的角度。
先生覺得喬曦的提議很不錯,笑著點了點頭“喬公子心系陛下,是家國之幸啊。”
喬曦沒想到會得到先生如此高的評價,他雖說是有為賀炤分憂的心思在,但也是想拿此事試一試喬暉,頓時有些慚愧。
他紅著臉推卻“先生謬贊。”
到了上課時間。
先生果真采納了喬曦的建議,當著所有學生提出了疑問
“而今邊境不安,朝廷欲興兵平定,但國庫吃緊。諸君可有方法,能使國庫充盈、平定邊陲啊”
這個問題不簡單,一扔出來,全場寂靜許久。
先生不免出聲敦促“不必在意說得好與不好,只要有想法,都可談一談。”
然而還是無人發言。
先生無奈,只好點了一個名字“學生喬曦,你上回文章做得不錯,說明你對治國是有所見解的,你先來說說吧。”
忽然被點到,喬暉露出驚訝和慌亂的表情。
喬曦不動聲色注視著他。
在座的其他學子同樣齊齊看向喬暉,等待他能給出令人驚艷的答案。
上回喬暉文章被表彰,可是出了好大的風頭。學生中有佩服的,但也有樂得看他笑話的人。
喬暉硬著頭皮開口“這”
他的額角滲出汗意。
又來了,之前做不出文章時的滯澀之感又一次冒了出來。
喬暉腦袋一片空白,身子忍不住顫抖。
從前讀書,他根本不需要用功。無論多么晦澀的文章,只要看過一遍,就能倒背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