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鐘后,嶺水鎮到了。
姚春琴要去采辦年貨,兩人進了鎮子,便一東一西分開了。
臨近歲末,嶺水鎮比往常熱鬧不少,糖人、字畫,春牌、桃符,煙花爆竹往來叫賣的商販絡繹不絕,街上張燈結彩,好一派熱鬧景象。
姚沐兒在人群中穿行,擔心雞蛋被行人擠碎,便將竹筐反背在胸前。
“雞蛋,四文錢一顆的雞蛋。”
“賣雞蛋的等等。”
剛開始叫賣,便來了買家,是位年輕婦人,正拎著籃子沖他招手。
“你那有多少雞蛋,是新鮮的不”
姚沐兒走上前,掀開竹筐上的衣裳給她看。
“二十顆,都是新鮮的。”
婦人見里頭不僅墊著厚厚一層稻草,還用舊衣裳緊緊包了起來,摸著似還有些溫熱,心里很是滿意。
“我若是都要,能算便宜些不”
姚沐兒面色為難,“這嬸子您知道,這時節還能下蛋的雞不多,若是送到員外老爺、財主鄉紳府上,便是五文、六文也賣得。”
“有錢人家的廚房采買,那得有門道兒才成,小哥兒你若是有,何必挨凍到街上叫賣,你說對不”
姚沐兒思索片刻,從竹筐里掏出仔細包好的帕子,對婦人道“這樣吧,我送嬸子兩張自己繡的帕子,往出賣也能值個兩三文呢。”
婦人是鎮上某富戶家廚娘,但因幼時也是在村子里長大,見姚沐兒穿著寒酸,并沒有嫌棄,而是笑著應道“可行,正好快歲末了,拿給府中下人做個彩頭也不錯。”
“呀,這花兒繡得真好”婦人接過帕子,一臉震驚,“可惜繡在了麻布上,若用絹布定然更加賞心悅目。”
“小哥兒,你可還有別的繡品”
“有。”姚沐兒從筐里拿出四個荷包,遞過去。
“好,真好。這鳥兒繡得栩栩如生,跟要跳出來似的。”
婦人翻來覆去摸著,面上喜不自勝。
“小哥兒,我沒認錯的話,你這是蘇繡吧。”
見姚沐兒點頭,婦人心中越發歡喜。
“咱嶺水鎮會蘇繡的可不多,瞧你年紀輕輕便能繡出七八分,家里定是有會蘇繡的長輩在吧,實不相瞞,我家小姐正愁年節送外家姊妹什么禮物好呢,若是可以,嬸子想請你家長輩幫忙繡一批絹帕,報酬好說。”
姚沐兒聞言拉下嘴角,攥緊手里荷包,輕聲道“我娘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婦人愣了下,帶著歉意道“是嬸子說錯話了,小哥兒別介意。這樣,我看小哥兒的繡工也很是不錯,不知可愿接下這樁生意”
“愿意”姚沐兒滿眼欣喜。
“那好,我主家宅院就在前頭,你跟我來吧。”
婦人邊將他往家引,邊道“鎮上絹帕賣七八文,荷包十五到一百文不等,但你接了我家生意便省下布料、絲線,及叫賣的工夫,所以每條帕子給你按四文算,荷包一個十文,小哥兒覺得如何”
“太多了,我手藝不精,不值這么些銀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