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問道“原來不韋縣不是秦朝為遷徙秦相呂不韋宗族所建,呂嘉難道不是呂不韋后裔嗎”
賈詡答道“非也,南越國歷經五代君王,呂嘉相其三王,呂不韋宗族確實徙入蜀地,呂不韋后裔從蜀地去南越國任大臣是可能的。武帝起名不韋縣為佐證。”
韓遂道“戰國時,韓國先祖多次聯合諸國伐秦,在函谷關大戰。秦滅六國,韓國先祖被徙遷豫州梁國下邑縣安徽碭山縣,也有先祖逃到廬江郡改姓何。秦滅后劉邦與項羽爭天下,劉邦彭城潰敗逃到下邑,與張良畫策“下邑之謀”,委函谷關以東給黥布、彭越、韓信,終平定天下。梁國郡治睢陽縣商丘市睢陽區,睢陽縣絲織發達,家父與之有貿易,下邑縣也屬于梁國。文和先祖賈誼就是梁王太傅。前漢文景國策思想半出自賈誼也。”
袁術道“本先祖曾任濟陰郡成武縣令,濟陰郡與梁國接壤,后遷居汝南郡汝陽縣,吾等我們先祖們和吾等一樣原來如此近鄰也。”眾人歡笑。
賈詡問道“韓信是戰國韓人嗎”
韓遂道“據吾族人傳說,韓信是韓襄王之孫,其父為楚國人質故籍在楚國淮陰。韓信助漢平定天下被呂后所害后,蕭何和當初讓韓信受胯下之辱后來被韓信以德報怨任命為都尉的那位一起將韓信幼子護送至南越王趙佗,韓字拆開留一半改姓韋,韋氏定居交州廣東省、廣西省、海南省、越南國。”
賈詡道“未聞交州韋氏,但聞京兆韋氏多出名士。”袁術道“陳留郡開封市有現任太守名韋毅,其父與家父為太學同窗。”
袁術又道“汝陽縣周口市云夢山是鬼谷子晚年修行處,鬼谷子把相面占卜術真傳給楚人司馬季主,文和先祖賈誼和司馬季主有過賢者的論議。”
賈誼在那場辯論中悵然噤口不能言,賈詡心知袁術想炫耀史記學的不弱于已,而且中原望族有些看不起涼州等邊州的望族,包括在邊疆州郡起家、任職、定居的。又不想得罪袁術,賈詡只好和稀泥回道“前漢初,朝廷主道家黃老之術,中后期轉儒家,兩家學派多有互補。”
為緩和氣氛,賈詡道“此次回府,與父母為吾我訂親的孟氏成婚,孟氏乃孟云之后。本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武威太守孟云上書將南匈奴抓獲的北匈奴俘虜發還北匈奴,當時朝臣全都激烈反對,唯公路先祖袁太仆袁安,字邵公支持,最后章帝還是聽從了孟云和太仆的建議。”
袁術頓時興奮道“先祖邵公更有傳奇的是葬父時路遇三位黃衣書生指定一處葬地,曰如葬此地,家族當世出三公。”
韓遂和賈詡回道“那三書生想必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神,公路世家已應驗累世為三公,公路前程不可限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