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管韓渠道“塢堡居九苑中心,周圍為開闊地,由吾兼管。塢堡為屯糧、儲貨、避難、防御所,堡內有蓄水池和深井,屯積的糧草物資可供族人生存數年,有五十名族人護院槍騎手部曲駐守,如發生戰事可在一日擴充至四百部曲。”
種植苑總管韓根道“種植苑共有四塊地,分別在浩門浩亹河、逆水河、湟水、黃河邊。有二百多戶居住在種植苑。有粟米小米谷子、桑蠶、大青麻、葛、葡萄、釀酒等,共有二萬一千四百畝良田,其中粟米一萬一千畝、桑六千畝、麻八百畝、葛二百畝、葡萄四百畝。其它三千畝種菜、豆、瓜果等。
每塊田邊苑有衡稱室、大曬場、農具庫、牛廄、餐水室、瞭望臺、監工室、臨時倉、芻chu草料倉、稿稾,莖稈倉、宅居區、釀酒室、豆豉chi室等。牛廄有耕牛八百頭。芻稾稅每年每百畝五十五錢。有傳聞朝廷缺錢要征私田田稅了,之前一直只對租耕的國田收田租土地稅三十稅一。”
冶鐵苑總管韓逢道“有五座冶鐵爐,年產五十萬斤生鐵,從北地郡購進的鐵礦石運到冶鐵苑煉成鐵坯,制成農具、刀具等,除自用外,販運到西部龍耆城、歸義城、石城等地與羌部落換馬匹。冶鐵爐旁有四根支柱架起的鼓風大皮囊,采用杜詩水排驅動。烘范窯五座,采用單孔澆鑄疊鑄陶范。鑄造車馬器具的陶范,有軸頭、軸承、革帶扣、馬御嚼子等陶范。農具陶范有用于制作犁鏵、除草曲柄鋤、收割鉤鐮等等。”
造制苑總管韓侖道“從羌部落等地購進皮料和木材等,在造制苑制成皮箭袋、皮甲、皮腰帶、皮包、皮墊、獵弓等。莊苑所需的用品,如陶器、漆器、衣、等幾乎都在造制苑自制。制車在此苑。”
畜力苑總管韓尤道“畜力苑有養馬、馴馬、飼料、養豬、養牛等區,飼養馬駒、豬、牛等,也用粟米等交換馬匹,馬匹有官府和商人來收購。馬匹也有部分從鮮卑、羌、氐等部落買進。”
織布苑總管韓越道“織布苑織造絲織品、麻布、葛布以及衣物等。各苑每戶都配置了一臺腳踏斜織機,農閑時織布制衣。織布苑負責織機制造和維護、生絲庫存和分發、制衣麻布和葛布的庫存和分發、染料制作、染布等。雖然絲織品、麻布、葛布都稱布帛,但價錢差別大。
自家產的絲織品質地不如中原絲綢和蜀錦,主要用做布帛幣,和五銖銅錢、粟米并用做錢幣。布帛幣和一部分粟米做貨幣用于購進絲綢、礦石、木材、馬匹等,每隔一年尚需用布帛幣去中原進貨優等絲綢用于西域貿易;麻布和葛布用做各苑人的穿戴。麻布、葛布民間也用做布帛幣,但每匹價錢低,大宗貿易一次運送量太大,一般不使用麻布幣和葛布幣。”
造紙苑總管韓潼道“造紙苑造蔡侯紙。一部分銷往司隸,一部分自用,一部分銷到西域。每隔一年韓老爺或貿易總管韓何就帶絲綢、皮具、蔡侯紙去西域貿易一次。”
走了一圈參觀完,賈詡道“貴府莊苑經營有方。相比之下,吾賈家數年前才從洛陽定居武威,自家莊苑初建尚很小,依賴武威望族的支持。”
韓遂道“吾莊苑與涼州大族相比只算中下等,和中原大族相比更不值一提。吾有意數年內增加良田和家丁,超過麴家和邊家成為金城第一大望族。”賈詡知道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仍對有此志流露出敬佩目光。在太學,兩人只是租的宅府在一條街上,一起上大課,賈詡并未覺得這個涼州同鄉有多少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