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普曾經去雍縣鐵礦談過采購礦石的事,雖沒談成,但對該鐵礦非常了解。韓遂和韓普計算,從現有礦開采面推算,按年開采六億六千萬斤鐵礦石,勞力一千二百人,監工十人,九萬石餉糧,年三百天開采日,每天輸出一千零八十八車礦石到碼頭交貨上船做為最大限度。
韓普到礦山先在當地招一百二十人,按年開采六千六百萬斤鐵礦石起步,月供鐵礦石五百五十萬斤。一年需要九千石餉糧養家,一個月需要七百五十石糧,按月從金城調撥到雍縣鴻冢山鐵礦。有新訂單就按此配額等份增人增產。
雍縣渭水支流河碼頭交貨價定為二斤鐵礦石五個錢,賺一錢。韓遂讓韓橋春節后速去滎陽鐵礦苑談鐵礦石供貨。
韓遂和韓渠商定,五十六萬石賑災糧在春節后六十天內按具家到帳的布帛幣分批購進,春節后第三個月初交付第一筆賑災糧十萬石;第四、五、六、七個月同第三個月,到第八個月底,五十六萬石交付完成。
韓遂和父親商定,從韓家各苑抽調三百婦人,承擔起金城一萬八千駐軍軍需衣物織造,每年供三萬六千個套裝衣物,平均每天一百二十套。抽調新來的一百個羌俘奴和原有的五十名莊苑弓箭匠、冶鐵匠、鐵器匠制做金城駐軍每年需要的弓箭三百六十萬枝,平均每天制作一萬二千枝。按月和金城官府結帳,及時回籠錢和購進材料,滾動周轉錢由韓家支付。
每年所賺四千五百萬錢,留在金城使用。由韓遂在洛陽另籌錢三千萬還貸錢交付具家,并從洛陽向金城回運布帛幣或錢幣中扣除。籌備擴大冶鐵苑,按一百萬錢一座新建五座新式冶鐵爐。增加新鐵器品,特別是鐵剪刀的產銷量,起步仍按三千把,后續視情況增加。
韓遂和父親韓合商定,下年春節前三天洛陽聚會時,需帶來四百五十輛雙馬輜、五百匹馬、三千把鐵剪刀,以交付孔伷、韓卓、陳溫三家各一百五十輛雙馬輜車,和竇統五百匹馬。韓合覺得一千四百匹馬的籌備問題不大,可以從羌或鮮卑部落換得馬匹,車自制。
韓遂和父親韓合議定,韓何每隔一年去西域貿易的絲綢采購增加橋家的二十車進貨,使西域貿易達四十車絲綢。贏利用于金城周轉。
年底,西域商人會陸續來金城找韓遂談毛皮貿易,按制一件毛皮衣的高級毛皮料一千錢收購,購一萬套。韓遂請父親物色制作貴族男、女式毛皮衣的工匠,準備購進西域毛皮,在金城制成毛皮衣到洛陽擬六千錢出售出售。
韓遂和父親韓合、鐵礦總管韓普達成共識,趁這次司隸饑荒,由韓普在右扶風郡及周邊左馮翊郡及京兆尹郡動員三輔的貧寒散戶災民舉家遷去金城韓家定居,不論男女老幼,只要一家中有兩個勞力,一律每人一萬錢遷移和安家費,一家四口可得四萬錢,給足口糧。使金城韓家總人口再擴充三千五百人達到五千一百多人,遷移和安家費約三千五百萬錢。官府賣出的湟中二百萬畝土地從一千錢已降到五百錢一畝,購進四萬畝,需要二千萬錢。多出的人口口糧購置年費接近二千八百萬錢。耕牛購置錢一千二百萬。其它支出費用暫定七百萬錢。加毛皮料購置一千萬錢,春節前共計需要一億錢,均由韓遂從洛陽和雍縣每月將揚州樓、揚州客棧、鐵礦贏利向金城調撥一次。
朝廷對邊州居民有嚴格的律法,只能移民到邊州,邊州居民未經朝廷批準不得移出。邊州戰事多,庶民一般不愿意向邊境州郡移民,如不趁此災年移民,平日里很難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