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眾人繼續游洛陽。洛陽城內以北宮和南宮為核心。北宮與南宮中間距離為七里,用復道將兩宮連接起來。復道中,皇帝和公卿大臣走中央御道,護從夾護左右。御道兩旁有四尺土墻隔離,土墻外左右為庶民走道。
南宮的正殿是卻非殿。北宮的正殿是德陽殿,殿高三丈,陛bi,宮殿的臺階高一丈。殿中可容納萬人。殿周圍有池水環繞,玉階朱梁,壇用紋石作成,墻壁飾以彩畫,金柱鏤以美女圖形。德陽殿高大雄偉,與朱雀闕對應。
洛陽有四個集市城內有金市、城外有南城、馬市、粟市。城里西面有金市,金市是官營貿易集市,官營手工作坊也集中在金市。金市北有著名的西苑。
從東邊正中的中東門出城,道南有馬市、道北有粟su市。東北面有上東門,上東門門外道兩邊柳樹成排。
東南面有耗門,北面有穀門谷門和夏門,西面有上西門、雍門和廣陽門,南面有津門、小苑門、平城門、開陽門。洛陽城共有十二個城門。夏門外有個萬壽亭。私營手工作坊主要在南市。
洛陽城外,散布著眾多的供皇帝游樂的苑、觀。上西門外有西苑、顯陽苑,廣陽門外有顯明苑、鴻德苑。其中西苑為最大,游樂設施最俱全。南面小苑門外到南市間計劃修建東西二個圭苑。
城內街道分割城里為二十四塊。洛陽城西北面為穀水谷水、東北面和東邊為瀍水、西面為澗水、南面為洛水。瀍水有渠直通城東北的太倉和武庫。洛陽四水環繞,北依邙山,東據虎牢關,西控函谷關。
邙山又名北芒、追蟒山、太白原,橫臥于洛陽北側,黃河南岸,為崤山支脈。東西綿亙四百五十余里,高度平均一百丈,最高峰為翠云峰。邙山樹木蒼翠,山中和周邊埋有眾多帝王和名人的陵墓,名人有蘇秦、張儀、呂不韋、賈誼等等。
相傳師傅抓住東海黃蟒放水鍋里煮交給兩個小弟子看管,兩弟子貪玩跑出去,火熄了,蟒奔回東海,所經之處留下一條黃水道,變成黃河。師傅一怒,變兩個小弟子為追蟒山,黃河南岸的人們覺得追蟒山不好聽,就改叫邙山。邙山晚眺乃游洛陽一景。
城西北、邙山西有平樂苑、廣成苑,再向西北有著名的皇家狩獵的上林苑。上林苑方圓三百里,有六池、市郭、犬臺、獸圈等,獸圈中養百獸。門十二個,離宮七十所,可容千乘萬騎。小苑三十六,宮十二,觀三十五。六池有郎池、東坡池、昆明池等。昆明池三百二十頃,池中有豫章臺和石鯨魚臺。石刻鯨魚,長三丈,每當雷雨時,常鳴吼。
東面上東門、中東門、耗門三個門出城為上東門西大街、中東門西大街、耗門西大街。到瀍水河,各有一座橋,過河為上東門東大街、中東門東大街、耗門東大街。
西面上西門、雍門、廣陽門三個門出城為上西門東大街、雍門東大街、廣陽門東大街。到澗水河,各有一座橋,過河為上西門西大街、雍門西大街、廣陽門西大街。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有著名的白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