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道“董弟放心去戰場拼殺,弟妹就是吾和姜子的妹妹,吾等會好生照料。吾練武藝只為保命防寇,家父希吾讀完太學,還不想從軍。”董越告別妻子,次日去軍營報到。
六月中旬,滎陽冶鐵苑三百萬斤鐵礦石貿易、濟北王劉鸞的二百五十萬斤鐵礦石貿易、揚州樓及揚州客棧盈余錢押運正常進行。
六月底,金城韓家護院伍長韓撫來報,楊定第四批十萬石賑災糧已如期運到金城,轉交給金城官府,已支付楊定布帛幣。向金城駐軍軍需衣物和弓箭的貿易已如期按月交付和收到官府支付。并押運來三千把鐵剪刀,交給韓兆到店鋪零售,已缺貨一個月了。
七月初,董越帶家丁董萬從前線回到洛陽,來韓府拜訪。妻子楊妮見夫君完好無損回來了,激動的大哭起來。
董越安撫妻子后,和韓遂邊用餐邊聊起前線戰事“由于之前得到汝和賈詡的情報,鮮卑和連王子出現在西涼腹地,涼州各郡都補足了駐軍編制和武備,幽州、并州也都事前加強了戒備。
按事先設定,護羌校尉段颎帶金城六千漢軍和六千義從軍增援涼州武威郡,留六千軍守金城郡監羌部落和鮮卑拓跋鄰部落動向;張掖屬國抽一千軍增援涼州張掖居延屬國;并州上郡抽三千軍增援北地郡;幽州遼西郡和遼東屬國抽四千軍增援右北平郡;幽州廣陽郡抽四千軍和度遼營一千鐵騎增援上谷郡,抽四千軍和烏桓營一千鐵騎增援漁陽郡,這兩支援軍由度遼將軍皇甫規統一指揮;幽州涿郡抽二千軍增援代郡。
代郡五千軍插到雁門郡北擋住鮮卑東部四大人十二萬鐵騎數日,那邊有大族塢堡支撐。在援軍趕到前,各郡都守住了,但邊境縣均遭到入侵者的搶掠和破壞。”
董越頓了頓接著道“吾隨族兄到雁門郡前,南匈奴已將雁門郡郡府陰館縣團團圍困多日,日夜猛攻,幾次險破城,幸虧新到任的廣武縣令竇統在雁門郡南匯集二千多漢軍和五千多各望族家丁拼死攻擊陰館縣城南的南匈奴圍城軍。沖開一個缺口,竇統帶一千多漢軍和一千多各望族家丁殺進城中,幫助雁門太守皇甫迪守城。皇甫迪是皇甫規族弟。
張奐大軍抵達雁門郡時,張奐將軍派司馬尹端帶一千冀州騎兵為二萬四千冀州軍先鋒攻擊陰館縣城東門,張奐將軍帶中軍隨冀州軍;派吾族兄司馬董卓帶一千并州騎兵為一萬四千并州軍先鋒攻擊陰館縣城南門,新任并州刺史趙岐指揮并州軍。張奐將軍、尹端在東門與二萬多南匈奴鐵騎混戰在一起。
族兄董卓司馬帶吾等沖到南門,見二萬多南匈奴鐵騎掉頭向已軍撲來,并沒有硬沖上去,而是把正面交給趙岐刺史,自已帶一千并州騎兵轉向東面迂回到側面,用弓箭騎射南匈奴軍。一個時辰后,城內二千漢軍在竇統率領下從東門殺出,與東門外廝殺的漢軍夾擊,東門南匈奴軍終于頂不住向北逃竄。
尹端先鋒騎兵和一萬四千冀州軍及竇統二千漢軍繼續從東門殺向北門,另一萬冀州軍在張奐將軍率領下分兵向南增援南門,皇甫迪太守站南城墻上看到有援軍,也打開南門率二千漢軍殺出。
三路夾擊下,南門的南匈奴軍崩潰,分路向東北和西北逃遁。漢軍在后追殺,西門和北門南匈奴軍也相繼被沖亂陣腳敗退。漢軍橫掃雁門郡,六萬南匈奴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