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聽到竇氏家族滅族的消息,來不及用密信,連夜騎兩匹好馬去找到家在洛陽的引弓門客東河南,將一馬交給彼,派其速去并州雁門郡郡府陰館縣城找雁門太守竇統報信逃走。
洗沐日,韓遂的仍在太學的同窗好友劉和、袁術、韓馥、郭缊、陳珪、虞歆、尹碩、賈詡、李儒跑到韓府豪宅來關在一間房里發酒瘋、拔劍亂砍,發泄對禍國的宦官的痛恨,并講述了每人所知的一些內情。
議郎巴肅參與了竇武的計劃,但宦官不知道,只是將他彼禁錮而已。巴肅認為“為人臣者,有謀不敢隱,有罪不逃刑,既不隱其謀矣,又敢逃其刑乎”,自己投縣官官衙就案,縣官要解印與彼一起逃亡,彼不同意,被害。
陳蕃的友人朱震棄官痛哭,收葬了陳蕃的尸體,并將彼兒子陳逸藏到甘陵,被人告發。朱震全家被捕,都受到酷刑,然而朱震誓死不肯說出陳逸的行蹤,陳逸得以幸免。
竇武的府掾胡騰收葬了彼的尸體,為彼發喪,也被禁錮終生。竇武的孫子竇輔,才二歲,被胡騰收留并冒認為自己的兒子。胡騰與令史張敞一起將彼藏匿在零陵,竇輔也得以幸免。
張奐因“平叛”的功勞被宦官們提拔為大司農,封侯。張奐因深恨自己被曹節等欺騙,害死國家忠良,鑄成大錯,堅決拒絕不肯受封侯印。并在不久后趁天象變化而上書帝,要求為竇武、陳蕃等人平反,迎回竇太后,并推薦李膺等出任三公。
帝認為彼說得有理,但宦官們紛紛進讒言,改變了帝的想法,反而追究張奐的責任,張奐自赴廷尉,被拘留數日,罰俸三月。最終也被罷官回家,禁錮終生。
郎官謝弼上書也為竇武、陳蕃等人鳴冤,要求迎回竇太后,卻被宦官貶職殺害。
這天深夜里,韓府豪宅有人敲門,守門家丁隔門問過來人后跑到韓遂房叫醒韓遂,說姓“賣”的商人來訪,有急事。韓遂一驚,忙沖到門口一看是哪里是姓“賣”,正是引弓門客東河南架著雁門太守竇統還有竇武的幼妹竇瓊英。
韓遂接竇統、竇瓊英進門,引弓門客東河南行禮告退。竇統和竇瓊英頭發蓬亂,滿身泥土。竇瓊英是在家閑著無事去從兄竇統的雁門郡玩,才逃過宦官滅族之災。
宦官殺竇武后發出對雁門太守竇統的逮捕令傳到并州刺史府,引弓門客東河南跑死一匹馬,在刺史府捕吏來人前半天趕到雁門郡郡府陰館縣城,竇統得以逃出雁門。
韓遂忙把竇統、竇瓊英接進當年具瑗臥室,此室很大,有幾個房間,一直空著不住人。韓遂不敢叫家丁和丫環,只叫醒韓宛、雅飴二人起來幫燒熱水熱飯,讓竇統、竇瓊英分別洗澡換衣服,取來睡具用品,吃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