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王東扈道“人力不用愁,吾出動十萬軍隊的同時可動用十二至十七歲少年和五十至六十五歲的老年勞力二十萬人做運輸,韓家只需幫吾將馬匹賣掉,購進軍需材料、工具、打造兵器等。而吾對南部和北部西羌部落用兵,也可使大漢無憂西羌。”
韓遂問“婚姻大王何時用兵”羌王東扈道“當煎和勒姐已有數年繁衍生息未動兵戈,一但恢復戰力,就會來約吾燒當反叛大漢,如若吾不反,必遭其先行攻擊,所以吾燒當部落一直在備戰。開春農忙后和秋收后通常是用兵的最佳時日。”
韓遂道“吾回府定個策劃,讓韓谷帶給汝。”羌王東扈道“此次比武可見韓公子做事有方有度,吾回去等韓公子的回音。”
羌王東扈又指著東乾道“吾子東乾現任中大將,掌三萬精銳中軍,年剛十八,自幼在家請的漢人家教,文武兼備,尚未婚配正妻,韓家如有合適的佳人,可結秦晉之好。吾燒當部落背靠西海,山好水好,美女如云。聽說中原女子都不愿意來涼州,韓家未婚子弟如缺少配偶的可以來吾部落相親。”
韓遂贊道“大王真乃宏達睿智,又通曉大漢風俗。吾回府一并納入策劃。”
送走燒當羌王一行人,韓遂和韓范、韓谷、韓珂、韓謨、楊寺、成公英以及新地亭長們商量。
韓范道“吾等都很清楚,面對如此強大的燒當羌,韓家如不能與之長期和睦共處,這一百多萬畝新地建的再好也遲早會被燒當破壞。吾有兩女,長女韓歆年方十六,相貌出眾,吾愿意為了韓家去說服吾妻和長女代表韓家出嫁給燒當羌王長子為妻。”
韓谷道“吾有兩子,長子韓賁年方十八,和韓珂、韓謨學得一身武藝,尚未成婚,吾愿意為了韓家去說服吾妻和長子娶燒當羌女為妻。”
新地三千五百移民中選拔的七名亭長劉復、呂易、孟余、李杜、魯發、臧起、摯基紛紛表態“吾等雖不姓韓,但韓家大饑荒年對吾家有救命之恩。吾等愿意讓長子娶燒當羌女,以徹底解除燒當羌對韓家新地的后患。”
七名亭長的長子分別是劉崖、呂巡、孟曜、李乘、魯賢、臧鎮、摯琦。
韓遂恭敬起身向九位父親拱手施大禮,感激為了韓家而奉獻子女和親。
韓遂接著商議“一百一十萬變良田后,后年秋收吾等面臨要運送二百二十萬石粟米到長安、洛陽出售,運輸如何解決”
劉復道“用大船水運。大船從新地到允吾這段走煌水,煌水在允吾東并入黃河,沿黃河向南一段后進入黃河支流,直達隴西,在隴西與渭水接匯,渭水經長安入黃河,直達洛陽孟津渡。”
呂易道“吾等來自右扶風郡,對渭水水運略知一二。可租用裝三千石粟米的大船二百艘,來回兩班倒,一百艘去,一百艘回,粗算需要連續運輸近四個月,從秋收到年底正好運完。”
韓遂問“韓家在夏陽已試買了五艘這樣的大船了,后年直接花二億買二百艘大船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