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韓家長安總管韓渠來信,長安私塾沒有好過洛陽的,建議還是去洛陽。韓遂和母親、妻子商量,決定還是去洛陽吳佑家讀私塾,正好韓父已收到孝廉和入京為郎官的通知,可以一起進京。
韓母成公蒨帶著韓遂、成公英去成公家府拜會弟弟成公秀、弟子成公賢,商量送成公英去洛陽讀私塾的事,成公英父成公賢表示支持,派了一個家丁成公申照顧成公英。
韓合帶著成公蒨、張姜子、韓韜、韓略及家丁數人去洛陽,韓遂帶著韓家要員一直送到城外十里。韓遂寫了數封給洛陽臨時總管曹奎和洛陽諸朋友的書信交給張姜子帶上,希望大家關照父親,畢竟父已四十八歲。
張姜子打算在洛陽住一段時間,便于照顧韓韜、韓略。韓略六歲多了,跟著兄長一起去吳佑老先生家讀書試試。
十月初,韓谷派人來允吾報,燒當羌二萬勞力已到達新地,第二批用戰馬換回的耕牛已到,每人配一頭耕牛,開始開墾一百萬畝草地。
另報,金城其余十八家也已借用羌勞力動工開墾草地,新地人山人海,十分熱鬧。春播時燒當羌還會調二千勞力來種植去年開墾的那十萬畝良田。
調用一億五千萬錢用做將要開始的一百萬畝草地開墾所需的種子、農具、茅屋、餐堂、倉庫等,每一萬畝的地頭建一個村落。
十月中旬,韓遂帶上成公英、成公申、拓跋銀和十匹寶馬后代去狄道。在寶統的塢堡內住了幾日,韓遂未和寶統說去哪,帶著三個小孩和十五天的干糧和水來到去年潛伏處。當時從此處看到拓跋詰汾遇到天女。
按拓跋銀探聽到的消息,天女會在本年同天送子給拓跋詰汾,韓遂早早決定提前埋伏在這里,一窺究竟。此處地勢高,埋伏之處有高草,后面有樹林。帶來的十匹好馬栓在離此數百步的山凹里,給養不離馬身。
第二天,拓跋詰汾果然率一千親兵和一百鮮卑侍女到此當道安營扎寨。拓跋銀在草叢里指給韓遂看拓跋金也在拓跋詰汾身邊。
第三天,正是去年拓跋詰汾遇到天女的那天。一早,拓跋詰汾派出二百個侍衛列隊在路旁等候。
接近中午時分,韓遂看到那輛彩絹布蔽蓋的華麗車輛在三十個黃袍侍衛簇擁下,從山路自山而下,直達山谷小路。
拓跋詰汾迎上去,黃袍侍衛掀開車廂彩簾,天女抱著一個包裹走下車來,韓遂猜那個包裹定是襁褓嬰兒。
只見天女和拓跋詰汾面對面說了一會話,把包裹交給拓跋詰汾,拓跋詰汾跪地恭順地接過包裹,轉交給邊上的鮮卑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