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笑道“紙上談兵而已,終不解渴,不如放馬開打,讓姑父接全十七式。”
張繡命張度備馬,韓遂命東起取來自家的銀蛟亮睛槍、鎧甲、西域馬。張家家丁給每人矛槍頭套了一個木套。兩人約定一百回合為限,不比劃臉部和無鎧甲之部位。兩人翻身上馬飛馳入草場。
兩馬自百步開外相向沖來,只聽一聲響亮的兵器碰撞聲,這就算打廝殺起來了。
張繡第一波十六回合順序用了個攻式點刺、掄掃、蓋劈、抖震、旋滾、輪搖、絞截、撩滑。回馬、標投二式未用。每式用兩次。韓遂以西方白虎七式和組內變招一一化解,但也感受到張繡的軒轅得到教官的真傳,小小年紀竟無任何破綻,接招和反擊頗為吃力,一不小心就會被刺中。
第二波三十回合,張繡打亂次序,除回馬、標投不用外,其余十五式各用了二次。張繡臉部和腿部無鎧甲,韓遂無法使用北方玄武七式和南方朱雀七式,又在右手一側,東方青龍也用不上,無法使用跨組變招,戰力大打折扣,旁人觀看韓遂有敗下的跡象。
第三波,韓遂不愧久經戰陣,猛吸口氣,迅捷調整西方白虎七式組內變招組合成兩兩組加上七單式共二十式來對付軒轅十五式,終于從疲于應付到穩住戰勢。又戰了三十回合。
旁邊觀戰的人大喊離約定的一百回合還剩最后二十四回合,十回合后,張繡突然使出絕招,一槍出手連發三招,韓遂頓時手忙腳亂,在總第十回合時,張繡使出旋滾、撩滑、點刺三式一槍,韓遂的右臂鎧甲被張繡槍尖木套劃到,韓遂當場認輸。
張度和東起跑上去接過槍,韓遂和張繡下馬。韓遂當著眾人的面宣布“繡娃了不起,槍術按漢軍評級已達二級。二級、一級、特級均為一流武藝之列。”張繡抱拳鞠禮道“姑父多有承讓。”
當下,張繡讓二百部曲表演了陣戰。張覺、張珀搖旗列陣,五十刀盾手列中軍前部,五十弩手列中軍后部,左右翼各五十騎卒。騎卒四十人持矛槍、十人持弓。陣型整體向前緩行百步后,兩翼騎隊發起沖鋒。沖到場盡頭折返,回歸本陣,全陣轉身,向后移動,回到原地。四部曲小隊整齊有序。韓遂拍手叫好。
接下來,與張繡一起接受教官訓練的十四名少年小伙伴張熾、張克、張陸、張遠、張閔、張丹、張厲、張璧、張川、張風、石荷、竇麥、常孚、李威分兩組表演騎馬對戰。五十回合下來,韓遂判為槍術六級,年紀還小,有達四級的潛質。少年們知道達到四級就可以在千軍萬馬廝殺中自保,都十分開心。
最后的表演是胡車兒出場,只見胡車兒去草場門口雙手托起門兩邊的兩個石頭虎之一,然后步入場中,飛跑一圈,回到眾人面前放下石頭虎,面不改色。
一個石頭虎重達三百斤,一個歲的胡奴娃竟能托起這個非常壯實的成年人才能托起的重物,最厲害的是還能抱石飛奔,眾人一齊鼓掌稱贊。
張繡向韓遂介紹這個胡車兒的來歷。延熹九年公元166年那年,南匈奴及烏桓、鮮卑寇邊九郡被擊敗后,南匈奴叛亂投降之人及家眷全部被官府做胡奴遷到邊州郡送給出軍資的大族人家抵充軍資,賈詡曾祖父賈秀玉時任武威太守,賈家也出了軍資,在胡奴群中相中胡車兒的父母,帶回賈家做家奴。建寧元年公元16年胡車兒出生。胡車兒四歲那年,春節,張普請賈詡到張府喝酒,賈詡帶著胡車兒赴宴,張普看中胡車兒,硬是向賈詡高價買下胡車兒送給張繡做伴童,張繡也甚喜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