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伯玉大笑道“讓韓君見笑了,吾和文侯在人口顛峰時雖有義從軍九千,然而,吾和文侯在漢軍里的級別只等同于都尉,但漢軍不給都尉印,只給吾萬騎長印,給文侯是千騎長印,吾等聽命于駐防令居城的護羌校尉田晏大人。
就算是都尉,離將軍級職還差校尉、牙門將、中郎將、裨將軍、偏將軍等至少五級。而今三十五歲有余,不知還要多少年才能熬成將軍,如掛將軍印吾等知足亦。”
韓遂道“以大人之功業,成為將軍絕非難事。”
北宮伯玉接著一一介紹部屬總管家秦亮,貿易管家孫銘,副千騎長支方、支善、夔ku端、梁江、孫滂、秦渭。另有都尉李文侯和其三位副千騎長李颯、李琦、李疊。歷經兩次大疫和戰損,去年計有人口約三萬三千三百人,分屬十七個小部落,其中義從軍卒約六千六百六十人。十年前尚有九千軍卒。
韓遂發現,北宮伯玉的部屬中有支、夔、秦、孫、梁五大姓,竟沒有北宮姓氏的將領。韓遂在西域的大月氏國商隊首領姓支,看來義從胡是源于小月氏的傳說是真的。夔乃夔龍,夔龍和燭龍,應龍,蛟龍為山海經里的四龍,蛟龍又稱黃龍。漢人常用夔字做名,周朝有夔子國,漢人中也有夔姓,但不知小月氏胡人中為何也有此姓,或許和李、北宮等一樣都是借用漢姓。
晚宴時,李文侯帶著總管家李繼、貿易管家李瑜和副千騎長李颯、李琦、李疊趕到。宴上,北宮伯玉、李文侯頻頻舉盅,韓遂只得對飲回敬。
李文侯道“吾部原三千人馬隨護羌校尉駐扎在令居城,自段颎將軍破東羌后,東羌和西羌再未大叛亂過,故吾部從令居撤回西平亭自家莊苑與家人同住,這些年大疫和戰死,雖有補充,三千弟兄也只剩二千一百三十人了。伯玉的六千人馬只剩四千五百三十人。所報臨羌縣戶曹的人口、田產等都是實報,絕無虛假。韓君此來,可留下官吏,吾等配合復查戶口和家產。”
韓遂笑道“可否抽取幾處復核”北宮伯玉和李文侯都肯定地認同。韓遂看二人目光堅定,估計復查也查不出什么,上報的數可能是真實的。
眾人酒過一巡,李文侯接著道“吾和伯玉同年齡。吾家父和伯玉外祖父延熹四年公元161年那年大疫同年去世,吾等接管家業,開始隨漢軍征戰四方,算來至今已有十五年了。
前日聽說護羌校尉田晏大人帳目不清被革職入獄查辦了,入囚車押回洛陽受審。這些年東西羌無叛亂,鮮卑偶爾侵擾涼州,涼州漢軍閑著過久,朝廷不敢外調。
加上朝廷優先保幽并兩州的漢軍給養,給涼州漢軍的待遇大不如段將軍任護羌校尉那些年,涼州漢軍普遍有不受朝廷重視之感,故訓練渙散,果然內部出事了。
近年來,吾義從軍仍年年調往并州增援。好歹吾義從軍平日歸屬部落,無處多拿多占,訓練尚好,戰力未減。”
田晏鎮守涼州多年,朝廷說革職就革了,著實讓韓遂吃驚不忙問道“誰接替護羌校尉一職”李文侯答道“尚不知曉,漢軍中議論,段颎將軍的老部屬冷征是人選之一,現由其暫代田晏,不過冷征。”李文侯突然收嘴,韓遂也不好多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