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華派人去枝陽縣通知縣長楊瓚也一起去令居見皇甫規。
令居縣縣長山昱,令居縣縣丞馬艾,令居縣縣尉栗錄,令居縣五官掾淳于德,令居縣功曹郭秉,令居縣主簿韓稱等,得到殷華事先通知,也同步趕到大本營。
韓遂耳聞山昱可不是簡單的士人,乃司隸河內郡懷縣人,桓帝時就任過益州刺史,平定過犍為屬國夷蠻叛亂,后因得罪宦官回家閑休十多年。這次出任令居縣縣長乃吏部尚書梁鵠頂住宦官壓力向皇帝推薦才謀得此職。
令居縣乃護羌校尉大本營所在地,也是通往武威郡的咽喉,朝廷派有閱歷的山昱任縣長也是正常不過的。
令居縣縣丞馬艾乃敦煌郡望族馬家族長馬喜的族人,韓遂去西域路過敦煌與馬喜有過同宴。
皇甫規是眾人仰慕的老將軍,包括殷華太守在內,見到皇甫規都恭恭敬敬的。
殷華向皇甫規介紹了金城的方方面面,以及郡縣日常與駐軍的關聯事務。午飯在軍營簡單用餐,下午接著談。
又把楊瓚叫上來拜見皇甫規。皇甫規問了楊瓚武藝如何,楊瓚回應槍術不行,箭術、馬術還可以,皇甫規帶著眾人出中軍木屋來到大校場,讓楊瓚比劃兩下。
楊瓚沒做準備,只好硬著頭皮,背上箭袋,提弓上馬,猛拍馬股,雙腿一夾,馬飛奔起來。楊瓚在馬上做了幾個動作,拉弓搭箭射向營中木樁,五箭射中二箭。
皇甫規見楊瓚弓馬還算嫻熟,又是弘農華陰楊家的人,估摸鎮守龍耆城,和羌人打交道,文武才干能夠勝任,就答應了殷華,上報太尉府,調楊瓚任西部都尉,原任西部都尉孟益升校尉調往京城另有重用。
宦官趙忠弟趙延如愿走馬上任枝陽縣縣長,皇甫酈不屑在宦官族人手下為官,直接辭職回家。殷華和韓遂等怎么挽留都不聽,只好給皇甫酈辦了一個宴席送行。
枝陽縣一下空出縣丞和縣尉兩個職位。大小宦官們踏破吏部門檻,要塞族人進來。最后中常侍張恭、韓悝擠掉所有競爭者,奪得職位。張恭族人張敦任枝陽縣縣丞,韓悝族人韓莫任枝陽縣縣尉。
這個中常侍韓悝就是當年韓遂幫蘇謙爭金城太守一職時通過韓馥去找過的那位,韓悝那時是小黃門,乃韓馥的族人,豫州潁川郡舞陽縣人,與宦官趙忠關系好,從小黃門提拔為中常侍。
至此,皇帝身邊的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栗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位宦官中常侍的族人都在金城占一職位了。
趙忠弟趙延升縣長后,等于開了口子,其它九位任縣尉的宦官族人張繕、夏燁、郭丹、孫渤、畢艾、栗錄、段賀、高頌、宋閔全都紅了眼,派人回洛陽運作。之后,不斷有人來找殷華,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殷華明面上不敢得罪宦官,暗地里拼命想辦法頂住,十分苦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