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榆中縣功曹韓果來信給韓理,韓理看畢,晚上送給韓遂看信。信上說,邊家銅器造制一直名聲在外,最近更是生意紅火,最多的訂單是銅鉦,賺了很多錢。邊家忙不過來,多次招呼邊章辭官職回家幫忙。邊章和韓遂在族里的地位一樣。邊家雇羌人料理榆中的田地,全家族勞力幾乎都在制銅鉦。
韓遂看完信心里一涼,看了韓理一眼,韓理也明白韓遂的意思了。銅鉦除民間舞樂班子等有少量需求外,就是軍中用于鳴金收兵、聯絡等。而向邊家下的大量的訂單定然不是漢軍所訂,而可能是各州郡縣大族和羌胡氐等下的訂單,用于家族部曲。間接說明,各家不看好局勢,特別是北方鮮卑寇邊連年不斷,指不定哪天就打到自已的家苑了,都在加強部曲的裝備。
韓遂問韓理“邊家的銅礦石從哪進貨”韓理道“邊家不進銅礦石,只購進粗銅錠,然后再融化澆模制銅器。據說粗銅錠是從京兆尹籃田縣進貨,那里產玉、鐵、銅、石等礦石,當地直接冶煉成粗銅錠。也從并州上黨郡沾縣進一部分粗銅錠,質好但價貴,運程也遠。”
韓遂想了想道“韓家雖不制銅器,可購進一些粗銅錠儲備著,還有銀錠,黃金越來越難兌到。”
韓理道“新地塢堡儲存的五銖錢也是銅質,如急用銅,也煉掉五銖錢化作銅水澆模。”
韓遂笑道“化錢鑄銅器豈不太貴了,還是賣掉一些玉,儲一些銅、銀。說不定哪天價格翻幾倍豈不是賺大了。另外,可有懂銅礦的人帶來講解銅礦石和冶煉。”韓理一想也是,就答應去辦。
次日晚上,韓理把加入韓家的并州上郡的鐵器工匠侯樂找來向韓遂講解銅礦。
侯樂介紹道“早年,吾在上黨沾縣銅礦干過煉銅。銅礦用溜來衡量銅含量的貧富。一百斤銅礦石煉出十斤粗銅的銅礦石為一溜。含銅十溜的銅礦石稱天銅。
按含銅貧富依次為徹礦、白錫臘、紫金錫臘、紅錫臘、油錫臘、綠錫臘、藍頭錫臘、墨綠、黃胖綠、豆類綠、穿花綠、松綠、大亞子、黃金箔。徹礦含銅最高,黃金箔最次。徹礦一百斤最高可含五斤銅。黃金箔一千斤只含約五斤銅。
冶煉步驟是碎粒、淘洗、配礦、冶煉。配礦乃品位高的和品位低的搭配。如配合得當,經一次爐火便煉成凈銅稱為一火成銅。一火成銅用時一晝夜叫飽火,晚入煉次日一早出銅的叫半火。
爐體下寬上窄,爐內壁用粘泥和鹽夯實。冶煉爐有添礦石和木炭的火門、放銅水和爐渣的金門、通風箱的風門、觀爐內的紅門。
冶煉先把礦石和木炭相間裝入冶煉爐,點火、鼓風、燒起。礦石熔化下沉至爐底,連渣一同取出放入爐前渣坑中。扒出爐渣,揭取上層冰銅,清水澆灑銅液,凝結成層,用鉗鍋揭出來的銅液投入水中,便成銅餅。每百斤銅需一千斤柴炭。如精煉要用松木炭。”
韓遂笑道“大概明白銅礦和冶銅了。撥一百五十萬錢和二個羌奴給爾,在新地建一個約為冶鐵爐二成的銅礦石小型冶煉爐和配套設施,買進一百萬斤徹礦銅礦石,試試煉出三萬斤粗銅。”
韓理道“如在新地大規模冶鐵和銅,需要有大量的木炭,或購買或有大片森林自制木炭。一直以來,吾韓家在浩亹縣的冶鐵爐所需的木炭是每年冬季從浩亹縣以北的北山伐木燒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