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冶鐵爐及配套設施已建成,位于四十萬畝山草地的北山腳下一塊略為平整的草地上,做為新的冶鐵苑。靠近賜支河曲岸邊,便于取水。岸邊有一個羌部落留下的小碼頭,用于裝卸鐵礦石。在這里煉出的鐵坯送往西鎮城鍛造鐵器。每年原供浩亹縣冶鐵苑的一千零二十萬斤鐵礦石,和每年新增儲藏的一千零二十萬斤鐵礦石全部運到此地堆放。
在西鎮城里的鐵器苑與北山下的冶鐵苑分離,李期仍擔任冶鐵苑總管,提拔冶鐵苑副總管殷羽為鐵器苑總管。
議題之三是,考慮到韓家各地子弟來私塾苑讀書,以及臨時來往人員需要,城外共增加菜、豆、瓜地一萬畝,葡萄地增加三千畝。粟米地相應減少一萬三千畝。
議題之四是,投七千五百萬錢另外招募一千五百名移民來料理浩亹縣的四個種植苑、造制苑、畜力苑、織布苑、冶鐵苑、造紙苑,共九苑一塢堡,設施、存糧、布帛幣全部留下。
浩亹縣各苑不再承擔軍需。造制苑、畜力苑、織布苑、冶鐵苑、造紙苑共占地一千畝平地,全部保留。
冶鐵苑五座冶鐵爐封存,苑區用作貨物堆放區。造紙苑的造紙由移民接手,繼續造紙自用和運往洛陽出售。
二萬畝山草地只用于移民自食用放牧的牲畜或耕牛,以及給允吾韓家人員馬匹供給草料。
六千畝桑樹保留,每年六千匹布帛幣和移民自用衣物仍由移民制織,改為家庭制作。織布苑封存。
議題之五是,在一萬移民和四千孤兒中選出一批人才。
議題之六是,重新劃分勞力。韓家老班底和部曲重新分工。
由韓理、韓范、韓橋三人為核心負責人,落實六個議題。
大總管韓理、新地總管韓范、西鎮城總管韓橋、私塾苑總管田敏、造制苑總管韓蓋、畜力苑總管韓沫、種植苑總管韓根、冶鐵苑總管李期、冶鐵苑副總管殷羽、織布苑總管王楓、合伯千騎部千騎長韓謨、宛馮千騎部千騎長韓宛、莫邪千騎部千騎長尉遲延嘉、干將千騎部千騎長弘平等一致贊同照辦。
新地總管韓范手下的七個耕區管家劉崖、呂巡、孟曜、李乘、魯賢、臧鎮、摯琦,新地五亭長呂易、孟余、李杜、魯發、臧起,尉遲伯那、滇漂沙、尉遲曲田、尉遲戎盧、水部千人長韓潼、合伯千騎部副千騎長韓焰、曲長楊寺、宛馮千騎部副千騎長韓寧、莫邪千騎部副千騎長韓由、干將千騎部副千騎長韓干等都列席在坐。魯發兼四十萬畝山草地總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