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又問“朝廷為何不制止太平道”韓卓道“這個問題要追溯到桓帝,聽說桓帝推崇道教。”
黃衍問“道教是不是與望族推崇的儒學不同。”韓卓道“正是不同。”
韓遂又問“為何流民不愿加入望族”
韓卓道“散農有少量的農田、耕牛,一旦遇到天災減產容易破產,有些惡族強買散農的土地。散農失去土地后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路是加入某個望族成為家丁,一條路是成為流民。
從涿郡戶曹報奏可見,破產的散農約有一半不愿意加入望族而自愿成為流民。
據說大漢各郡人口一百戶中只有五戶到二十戶是散農,城中人口多的郡散農人數少些,其余全部為望族的人了,否則很難活下去。望族和皇族所占的田產和散農比較也差不多是一百畝中散農只占十畝。”
韓遂追問道“流民無田產豈不是活不下去,但為何流民越來越多”
韓卓道“流民活法有幾種,一種是進城做雜工,一種是替望族出勞役,一種是幫望族種田,一種是做俠客,一種是為盜賊,一種是加入太平道之類的等等。”
韓遂又問“太平道哪有錢養活這些流民”
韓卓道“太平道信徒可不只是窮人,還有許多中小豪族、官吏、不得志的有錢人、貴婦人、商人等等。籌到錢后放貸、或置田、或經營鹽鐵、或到山里開田種地,據說所得錢糧足夠養活所有信徒。
冀州自古盛產鐵器,鐵匠頗多,據說大批鐵器工匠加入太平道,制作各種鐵器,由太平道渠醫出售,收入比鐵器工匠自已打鐵賺的多。
有人幫養著流民,另外,太平道的勢力已在一些郡縣讓望族都避讓三分,或許是朝廷沒想好是否驅散太平道的原因。”
韓遂和黃衍聽得瞪大雙眼,世上竟有這些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