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之族不算大,族戶各自經營自己的田產。董君雅從官場回鄉,積蓄不多,族里只給其分出五十畝田和一頭耕牛。
董父去世后,少年董卓喜扮俠士,到臨洮縣西部的鞏唐羌部落里玩耍,結識了許多羌豪。
有一次,羌豪們來看望彼,彼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菜招待,就殺掉了家里唯一的耕牛款待眾羌豪,羌豪十分感動。
回部落后,羌豪湊了上千頭各種牲畜贈送給董卓,董卓家業由此而殷實。
燒當羌吞并鐘羌后,鞏唐羌極為惶恐,知道燒當羌在積蓄軍力,遲早會發動進攻,于是派人去找并州刺史董卓。
董卓看在當年的恩情上寫信請李參出面協調。以董卓的聲望,燒當羌王東扈也不感得罪,就同意了。
李參旋即請來鞏唐羌羌王良樊。良樊帶領左大將良方、右大將良川、總管家良進、貿易管家良山到場。
雙方整整談叛了二天,最后李參做見證人,燒當羌王和鞏唐羌王簽訂了一份協議。
協議規定,維持現有西頃山邊界,燒當羌在鞏唐羌邊界西頃山駐軍從五萬七千六百騎減少為三萬二千九百騎,鞏唐羌歸還洮水南岸和南鎮城。
逃到鞏唐羌的鐘羌殘部起名“東鐘羌部落”做為一個子部落劃歸鞏唐羌,原鐘羌子部落首領鐘赫為東鐘羌部落首領。
韓遂帶著韓谷又去了趟燒當羌赤嶺大本營面見燒當羌王東扈,東扈已按與鞏唐羌的協議,從西頃山抽回二萬四千七百弱騎去防御北三羌,只戰時征用。
加上原有的三萬精騎和三萬普騎,面對北三羌的防線已有八萬四千七百騎。
韓遂和東扈商定數年內暫緩吞并鞏唐羌的計劃,轉為謀取北三羌,先取北三羌中最弱的燒何羌。
但也要提防鞏唐羌偷襲,燒當羌赤嶺大本營要常年駐守至少二萬騎。
東扈同意從北三羌前線抽選二萬精騎駐守赤嶺大本營,以便救援南北。
七月,韓遂去令居縣城拜訪護羌校尉伶征,談及董卓護鞏唐羌一事。
伶征極為惱火,認為董卓做為并州刺史,伸長臂干涉涼州的西羌之事屬越權,也不知董卓是否清楚鞏唐羌與罕羌、枹罕義從胡宋家、狄道義從胡王家等的暗中聯盟對涼州的潛在危脅遠大于燒當羌坐大的危脅。
但董卓已這樣辦了,伶征也不好說什么,但伶征表示會向太尉劉寬匯報此事。
伶征又向韓遂透露隴西太守李參,字相如,乃并州太原晉陽人。
護匈奴中郎將張修因擅殺南匈奴欒提呼征單于被朝廷誅殺后,太原晉陽王柔接替張修出任護匈奴中郎將。
二人都是董卓在并州刺史任上向朝廷推薦的,據傳董卓在并州刺史任上得到李家和王家的資助。
韓遂恍然大悟,怪不得李參極力落實董卓的信件,袒護鞏唐羌。
揚州丹陽郡茅山商人汗滴來訪,弘平回鄉了,韓遂、張姜子出面接待。
汗滴按往年慣例帶貨歙硯和歙墨各二十個,山越劍二十把買給洛陽韓家。此次順路從洛陽來涼州考察,途經金城前來拜訪。
汗滴道“五年前,吾持信去見韓家常住揚州州府九江郡歷陽縣城的揚州貿易與事務總管韓琣,副總管曹默。
四年前彼等順路去茅山拜訪了吾家鄉。